1月13日消息,蘋果聯合創始人史蒂芬·沃茲尼亞克(以下簡稱沃茲)今日二度造訪小米,并與小米CEO雷軍進行了一場極客對話。
就在上周五沃茲現身小米年會并給小米員工抽獎,兩天后沃茲再度出現在小米公司,雷軍、林斌、黎萬強等小米創始人以及剛剛加入的前谷歌Android產品管理副總裁雨果·巴拉(Hugo Barra)悉數到場。
雷軍介紹,在過去三年小米做了很多產品,但是實際上聚焦在三款產品上:手機、電視盒子和路由器,內在的邏輯是手機會取代PC成為電子消費中心,而為了解決手機輸出的問題開始考慮做盒子,最后為了改善上網性能做了路由器,未來很多其他的產品都會交給合作伙伴去做。
對此沃茲表示,相信路由器會成為家庭私有云的中心,相信小米能夠讓所有的設備都能夠完全的聯起來,而且用戶只需要很簡單的幾步就可以把這些事情都做了。
對話最大的焦點是小米和蘋果的比較,當再度提到“雷布斯”的說法時,雷軍回應稱第一喬布斯和沃茲的成就是兩個不同的方向,大家對沃茲的理解可能是不夠的,第二如果在二十來歲時被譽為“中國的喬布斯”他會很激動,但是對四十歲的人來說,“我們”不屑于做任何人的第二。
雷軍表示,自己要作一個百億美元級別大公司的夢想已經實現,剩下的事情就順勢而為,有什么需要小米就做什么,不會有什么目標,但是今年4000萬臺的手機出貨量一定要完成,“這不是目標,而是解決今天老百姓買不到罵我的問題,全球沒有幾個公司因為這個問題而被罵,我們被罵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希望大家理解。”雷軍說。
沃茲則認為小米和蘋果誕生在不同的年代,很難和蘋果的歷程相比,但是對小米非常有信心。
在上周六的極客公園大會上,雷軍在演講中表示小米最重要的核心是互聯網思想。小米的商業模式和思維與蘋果的封閉生態背道而馳,沃茲表示Apple II電腦是一個非常開放的產品,在設計之初他一直在想蘋果有沒有更開放方便的協議,谷歌的協議和在蘋果里的協議都能夠開放,蘋果一直到iPhone都是很開放的。
“iPhone出現的時候,當初我們做了一個決定iPhone只在iOS系統上工作,我并不同意。”沃茲說,“我希望他也可以在Windows系統下工作。我有很多朋友一直持有蘋果產品,但是他們也用安卓產品,我問他們你們現在怎么聽音樂?他們就在谷歌音樂買音樂。所以蘋果的系統在內部也是可以控制的,蘋果改變了整個音樂的銷售模式。我們對整個世界電腦世界都是這樣做的,我覺得蘋果忘記了分享:“如果你要用的iOS的話我就買iPhone”,對此我不喜歡。”
此外,沃茲對硬件的趨勢做出了預測:
1、互聯網所有設備都會唄關聯起來,路由器會成為家庭私有云的中心;
2、未來科技科技讓人對設備直接講話并聽懂,但是我并不相信計算機能夠替代人腦;
3、現在可穿戴設備包括眼鏡、手表等,未來肯定會有一家公司有更好的產品,這個產品會引領整個潮流。
沃茲在16歲時就與喬布斯相識,并在1976年共同完成開發了第一代蘋果電腦Apple I,并和另一位聯合創始人羅·韋恩(Ron Wayne)創辦了蘋果公司。1981年沃茲因私人飛機事故導致失憶,隨后離開蘋果。
(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