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體驗了小米路由器近一周左右的時間,若不是這次更換,我幾乎已經把那款在家中常年堅守作戰一線的TP-LINK路由忘得一干二凈,而被“順勢而為”而冠以“智能”的路由器,給了這個寂靜在家庭角落的產品一次漲落顯著的潮汐。
眼看著大家都“拼”進10分鐘以內了,但我還是花了近半個小時才組裝好它。暫且不談使用體驗,產品包裝和安裝方式才是小米路由器最吸引人的地方。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實木包裝上的“MI”字標識和工程紀念版的身份銘牌,如果再配上包裝內的那句“為發燒而生!”,簡直和身著一件胸前印有“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T恤的人在講:“這是從加州總部Infinite Loop的Company Store買的!”感覺如出一轍。不得不說,小米在包裝上的細節和安裝上的另類在潛移默化的散發品牌價值的同時,還招攬著自我感覺足夠“極客范”的用戶
僅憑自行組裝“彰顯”智能路由器的特色?這顯然還不夠。除了加強WiFi信號的覆蓋和支持2.4GHz/5GHz雙頻這些常規的硬件升級以外,Web和App兩端成了主要的功能輸出源。無獨有偶,現階段的智能路由器產品都是圍繞頁面功能實現展開的,還是沒人能越過鴻溝,解決硬件常年被閑置一角的尷尬。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1月15日17:50:37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17033.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