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 iPhone 很有可能會在今年與大家見面了。和 Android 不同,蘋果一直對擁抱大屏幕表現得更加謹慎。主要原因是蘋果出于對 iOS 生態圈的保護,因為更多的分辨率代表應用開發者面臨更高的開發成本,更難保證應用的質量。
iPhone 4 的視網膜顯示屏直接將初代 iPhone 分辨率提高了四倍,達到了 960 x 640。兩年后的 iPhone 5 增加了屏幕高度,分辨率達到 1136 x 640。雖然這兩次屏幕規格改變讓開發者多了額外的工作,例如沒有為 iPhone 4 適配的應用圖片將會變得模糊(但字體不受影響),沒有為 iPhone 5 適配的應用則會在上下出現黑邊。但是這種改變仍能讓這兩款設備在上市第一天仍最大限度保持了應用的兼容性。但如果下一代 iPhone 如傳聞所說采用超過 4.8 英寸屏幕的話,那么則不太一樣了。
分辨率的猜想
首先蘋果可以繼續保持現在的分辨率,那么 1136 x 640 在 4.8″ 屏幕上(假設如傳聞一樣),那么屏幕的 ppi 將下降到 271。OK,如果蘋果認為這樣仍然復合他家的 Retina Display 標準的話。
但改變分辨率是一件需要謹慎的事,代表著未來兩到三年內一個生態系統的競爭力問題。因此很有理由相信,蘋果這發憋了許久的大招將會是一次野心大那么一點的舉動。那么如何在保證將開發開發成本降到最低的前提下,提高分辨率呢?
假設蘋果堅持下一代 iPhone 屏幕規格走 16:9 路線的前提:
1. 將屏幕橫縱向分辨率再提高一倍,向當年 iPhone 4 一樣。以 iPhone 5 上 1136 x 640 為例,double 之后即為 2272 x 1280。這樣的話,即使應用不需要經過特殊適配,也可以比較完美地運行在新一代 iPhoen 上。會覺得這個分辨率很怪?蘋果的分辨率從來都是非主流的。但是采用這個方案的 ppi 將會達到 543,貌似還是太高了。
2. GigaOM 認為 1704 x 960 這個分辨率教靠譜,這個分辨率一樣從 iPhone 5 而來,但不是乘以二,而是乘以 1.5。這樣 ppi 則為 407,不難在短期內實現。
3. 蘋果可能還會想出一些稀奇古怪、讓人難以預測的新標準,這個問題比較棘手,但對開發者來說仍未到 “世界末日” 的地步,原因請往下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