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撰文稱,谷歌和蘋果都開展了軟硬件整合戰略,曾經是微軟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的重要理由。因此,在谷歌甩賣摩托羅拉移動后,微軟的這一決定 便顯得有些尷尬。然而,通過整體分析不難發現,這一決定雖然有所妥協,但對微軟的長期目標而言,卻不失為當今最明智的決策。
以下為文章全文:
緊迫問題
當微軟去年9月宣布收購身處困境的諾基亞手機業務,并計劃把Windows操作系統與設備業務融為一體時,它為這樁72億美元的交易給出了兩大理由:
——蘋果和谷歌已經合并了軟件和硬件。
——該交易可以確保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在移動行業繼續生存下去。
但此一時,彼一時。谷歌上月承認其進軍手機硬件行業的計劃失敗,將摩托羅拉移動作價29.1億美元出售給聯想。
本周,《華爾街日報》報道稱,諾基亞將在該公司的一款智能手機中采用Android系統,并將其瞄準新興市場。
由此看來,微軟新CEO薩提亞·納德拉(SatyaNadella)勢必面臨一些十分緊迫的問題:諾基亞的交易是否仍有意義?在谷歌已經放棄的硬件市場中,微軟如何能夠生存,甚至繁榮下去?
微軟面臨的根本問題在于,多數用戶都已經選擇了一款操作系統。
“谷歌已經贏了。”專門研究網絡經濟和電子商務的紐約大學斯登商學院經濟學教授尼古拉斯·埃克諾米迪斯(NicholasEconoMIDes)說,“當今最大的市場份額已經被谷歌奪走,蘋果位居第二。微軟則遠遠落后。微軟在這場競爭中還有什么地位?”
戰場轉變
從微軟的角度來看,它或許正處于一場不同的戰爭之中——爭奪的對象已經超越了手機或是手機上安裝的操作系統,而是以此為基礎構建的應用和服務生態系統。倘若果真如此,微軟便別無選擇,只能對諾基亞及其手機業務加倍下注,因為其他選擇會更加糟糕。
在2月4日出任CEO的第一天,納德拉就向員工發郵件稱:“我們的任務是確保微軟在‘移動和云計算為先’的世界里繼續興旺繁榮。”
如果沒有移動,很難想象微軟如何“以移動和云計算為先”。
“微軟的目標是讓WindowsPhone可以使用PC和平板電腦上的微軟軟件和應用。”埃克諾米迪斯教授說,“如果能實現,那就是一場巨大的勝利。他們可以利用自己的所有應用,從而成為一個可怕的競爭對手。但他們還沒實現。畢竟,目標未必總能成為現實。”
投資銀行Evercore Partners分析師科克·馬特尼(KirkMaterne)也認為微軟別無選擇。“對微軟來說,這是涉足該市場并增強Windows相關性的一種風險極低的方式,”他說,“前景并不美妙,他們已經處在劣勢。但投資者的預期很低,如果微軟能夠重獲一些勢頭,對他們來說都是利好。”
對于手持830億美元的微軟來說,投資諾基亞所花的資金并不算多。
但對微軟或聯想,或是其他試圖奪取市場份額的硬件廠商而言,當前的趨勢卻兇多吉少:曾經主導市場的諾基亞和黑莓,如今雙雙陷入生死困局。美國市場研究公司IDC的數據顯示,諾基亞2013年的市場份額下滑25%,至13.8%,而黑莓的份額僅剩區區1.9%。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2月16日14:19:44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19059.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