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洛普的這種解釋本身就相當矛盾,怎么可能用對手的生態系統(Android)來證明自己生態系統(Windows Phone)的優劣呢?
按照埃洛普的邏輯,諾基亞Android手機要么做得很爛(體驗很差),借此反襯Windows Phone才是用戶最終的選擇,這里,諾基亞Android手機只是起到一個壞的陪襯作用;要么做得很好,但這樣一來,用戶還會向Windows Phone生態系統遷移嗎?即便是前者,由于用戶還是沒有接觸到微軟的Windows Phone系統,而體驗不佳的諾基亞Android手機除了給他們帶來對于微軟和諾基亞品牌的損害(畢竟其中有微軟的主流應用),進而進一步疏遠微軟和諾基亞之外,恐怕不會有任何正面的影響。
說到體驗,從國外初步的評測看,諾基亞此次發布的Android手機相當一般(這主要是與配置低和采用“非典型Android系統”密切相關),甚至出現卡頓。盡管業內有評論稱,諾基亞Android手機如此低的價格且面向新興市場,體驗已然不是首選,其價格才真正的利器。這是什么情況呢?誰說價格低就應該忽視體驗了,基本的體驗還是需要保證的,差的只是流暢程度的不同而已,但卡頓對于用戶已談不上什么體驗了。
當然對于埃洛普的邏輯,業內還有一種解釋是,諾基亞Android手機內置了微軟Windows Phone生態系統中微軟的主流應用和服務,諾基亞此舉是希望借助Android平臺讓用戶熟悉,并最終喜歡微軟的服務,從而在在下一次遷移到微軟的Windows Phone生態系統中。這里業內混淆了應用服務與生態系統的概念(我們懷疑諾基亞也沒有搞清楚),服務和應用只是生態系統的一部分,一個完整的移動生態系統應該是系統、應用及硬件等多個方面組成,否則智能手機產業中就不會有什么iOS、Android、Windows Phone生態系統之分和競爭之別了。這也是為何微軟要費九牛二虎之力,僅是為了保留那僅有的4%左右Windows Phone的市場份額而斥資72億美元并購諾基亞的初衷。歸根到底,微軟注重的還是基于Windows Phone系統應用構成的Windows Phone生態系統,而非什么跨平臺的應用。在搞清楚上述概念之后,我們就不難理解所謂諾基亞利用Android平臺推廣微軟與最終希望借此讓用戶遷移至微軟Windows Phone生態系統的邏輯是多么不符合邏輯。
最后我們再從諾基亞手機的市場策略的邏輯看看諾基亞Android手機的作用。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2月26日11:17:46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19633.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