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塞羅那召開的MWC上,三星推出了自己的GALAXY S5,這也是三星最新的旗艦產品,但從外形上來看,比市場傳聞的iPhone 6相去甚遠。可以說,三星GALAXY S5沒有給人帶來什么新的美感。
除了在像素上還有一些優勢之外,三星是否已經在高端智能手機市場江郎才盡了?從GALAXY S3到GALAXY S5,三星給人的感覺太正統了,缺乏了創新的思維和意識。沒有配置外界揣測的2K屏幕,三星在品質的保障上已經跟不上節奏了嗎?要知道目前市場上2K屏幕的智能機已不鮮見。一些二流甚至三流廠商都已經嘗試2K屏幕的時候,作為一款旗艦手機,三星為何不能滿足更高的視覺體驗?
增加了指紋掃描,安全性或許會有一些提升。內置心律感應器是對健康認識的一種回歸,這也契合了市場對于蘋果iWatch的揣測是更加傾向于醫療,可以看出未來智能設備對于人體健康的追逐或許會成為一個新熱點,畢竟健康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不過總體感受三星GALAXY S5都沒有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就如同iPhone5的推出沒有超越iPhone 4S一樣,很快蘋果就推出了iPhone 5S土豪金,讓粉絲多少有了一些安慰。尤其是傳聞甚囂塵上的iPhone 6S被不斷地曝光,
如果蘋果真的可以推出如此纖薄的一款產品的話,那無疑會秒殺其他競爭對手,包括三星。三星如果在產品的創新上沒有更進一步的話,未來在高端市場的競爭力會被削弱。
那么什么樣的智能手機產品才是能夠叫得響的呢?
筆者認為有幾個方面的要素不可或缺:其一是外形要足夠誘惑,要有一種魅惑的外形才能首先從感官上刺激用戶購買的欲望。就如同iPhone 5S土豪金的出現,也如同iPhone4S的出現,包括三星GALAXY Note等。如果說當初三星GALAXY S的出現讓人在蘋果之外有點眼前一亮的感覺的話,那么發展到GALAXY S5的時候,人們已經審美疲勞了。
其二是性能要對得起自己的價格。目前的高端旗艦產品無論是拍照能力,反應速度,續航能力,應用體驗度都應該足夠好,包括響應速度,游戲支持能力和流暢度,應用軟件的包容性和兼容性都應該足夠強悍,視頻效果也要強悍,比如2K甚至更高分辨率的屏幕清晰度等等都應該對得起自己的價格。
其三是有沒有額外驚喜?比如在某方面有一種新的突破?當初GALAXY NOTE的出現就是在尺寸上有一個大的突破,一下子就吸引了一部分需求用戶。蘋果土豪金的出現也是如此,在顏色上的一次靚麗表現,以及在性能上的進步都是誘使用戶沖動購買的特有指標。
當競爭對手的競品越來越多的時候,旗艦產品就需要對得起旗艦的內涵,否者也很難在市場中脫穎而出,尤其是高端市場。如今,我們也看到諾基亞推出了Android低端產品開始投石問路,包括聯想收購了摩托羅拉移動挺入國際市場,越來越多的智能手機競爭對手開始逼近三星的霸主位置。當八核、4G越來越普及之后,智能終端本身的同質化會逐漸加重,這時候產品的設計能力和性能穩定性或許會成為未來勝出的焦點之一。
令人遺憾的是,三星GALAXY 系列確實曾經風光無限,也讓用戶在蘋果iPhone一枝獨秀的情況下眼前一亮,并締造了三星在智能手機市場的霸主位置,但從GALAXY S3開始之后,三星的創新能力讓人失望。目前,三星依托GALAXY S和GALAXY NOTE競爭高端市場,相對而言,筆者更看好其GALAXY NOTE系列產品,大屏,甚至超大屏的出現,迎合了相當一部分市場,尤其是對一些喜歡視頻、游戲、購物的用戶來說,大屏手機的優勢更明顯一些。面前華為推出了更大屏的手機,市場也在傳聞蘋果有可能會推出大屏的產品,或許不是iPhone,但無疑會兼顧手機的更多功能,而不是iPad產品,因為市場有這部分需求。
可以預見的是,
當三星的創新能力不夠的時候,GALAXY S產品會逐漸平庸化。這也給緊隨其后的廠商帶來更多的想象空間。尤其是對中國本土手機制造商來說,在中低端市場已經打開局面,下一步無疑會滲透到高端市場,這時候創新和技術將是成敗的關鍵,無論是聯想華為,還是中興酷派小米,如果想在和蘋果三星的抗衡中獲得更多的機會,最終的崛起還是要靠技術。在靠貿易換市場的新興市場,國產手機廠商在運營商定制等良好的合作下或許能得到一定的份額,但最終的利潤是關鍵,沒有利潤的支撐,生存能力會不斷被削弱。
目前,國內廠商在工藝制造以及新產品跟進速度上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技術的儲備和創新能力方面還有很多提升空間,這也是自己的短板之一。在4G時代,是不是可以填補上自己的短板,也將成為最終是否能夠走向全球舞臺的關鍵。趁著巨頭打盹的時候,搏一把,或許機會就來了。當然,創新理念和思維也是關鍵所在,當馬佳佳可以給萬科上課,并得到市場的炒作之后,我們是不是也能從背后看出一些端倪,以及思維的轉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