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騰訊電商CEO吳宵光來到長城會辦公室,與大家分享了騰訊在移動互聯時代的戰略和對策。
吳宵光,騰訊電商控股公司CEO,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擁有豐富的互聯網產品研發、產品規劃、產品運營和營銷方面的經驗。
1998年,吳宵光加盟騰訊,先后擔任QQ研發團隊項目經理、即時通信產品部總經理、互聯網事業部總經理。2012年騰訊把電子商務剝離出來,獨立成立了電子商務公司,并由吳宵光執掌。2014年3月10日,騰訊把B2C平臺QQ網購和C2C平臺拍拍網并入京東。
戰略正確才能保證業務成功
剛開始,吳宵光向我們介紹了電商行業的現狀。現在基本每個國家只有一個大型電商,比如美國的易趣,日本的樂天等等。騰訊之所以選擇京東進行合作,主要是因為:
1.騰訊偏重用戶體驗,京東的差異化B2C模式和企業理念較為吻合;
2.京東的物流、供應體系較為成熟,這對其他企業來說是一個短期內很難逾越的壁壘;
3.京東有很忠誠的用戶群,堅持打不必要的消耗戰意義不大。
提升流量價值
如何將用戶的流量盡可能多地轉化為實際價值,是每一個電商商家最關心的。
在吳宵光看來,淘寶采用的CPC模式對企業和用戶的體驗會有影響,
因為點了就付費,看了不買就會流量浪費。與之對應的,是只用綜合指標排序,沒有廣告模式的亞馬遜。
在這方面,騰訊意欲通過微信來提升流量價值,甚至把暫時流失的客戶用微信拉回。對此,他們在線下的實體店鋪做過測試,對于猶豫是否購買的顧客,建議他掃描導購員的二維碼,回家后再決定是否購買。測試的結果是,如果店鋪原來每天交易10單,使用微信后可以變成11單。由此可見,微信對減少客戶流失是有幫助的,并且降低了成為電商門檻。
對于微信的未來,吳宵光表示,微信依然定位于連接,商業模式是游戲、電商和溝通。微信會開發一些抽象且通用的功能,比如溝通、支付、搜索、陳列。使用者如果有個性化的需求,可以通過開放的第三方平臺實現。這會影響第三方的軟件開發商,有部分會發展為傳統行業提供微信第三方平臺定制服務的開發商或者代運營商。
購買習慣的轉變
移動互聯網正在爆發式增長,對此,吳宵光拋出了兩個數字,過去的一年中,PC端業務增幅是20%左右,移動端則達到了200%。很多傳統互聯網企業在這種增長中尋求變革,吳宵光認為,騰訊的游戲業務完全接得住PC端下降的趨勢,尤其在微信中,游戲對現金流影響積極。
但移動端并非萬能,單從屏幕方面的體驗來說,
就能發現不少問題。非標準類的商品在移動端的購買體驗其實并不好,比如服裝,人們網購時往往會打開很多窗口來比較,這個習慣在移動端實現起來明顯不如PC端順暢。但標準類的產品就很適合在移動端購買,尤其是生活必需品,特別適合閃購。
目前,騰訊和亞馬遜、eBay一樣,目前有10%左右的訂單產生于移動端,但對于未來移動端的占比,吳宵光覺得難以衡量,但他認為未來的購買模式很可能是連接的,“我們看到很多用戶在移動端激發需求,然后在PC端進行購買”。
騰訊向來對用戶體驗相當重視,在這次白丁課堂中,吳宵光也反復提到。對長城會來說,在GMIC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為與會者提供良好的參會體驗,在日常的會員活動中為會員朋友提供有價值的活動環境,都是我們一直在改進的。
---------------------------
關于白丁學堂
長城會(微信號:gwcglobal)CEO文廚說:“白丁學堂的成立初衷只是想在與移動互聯網的資深人士溝通的同時,為長城會北京員工提供一個不定期的培訓機會,時間只有15分鐘。但是隨著舉辦的次數增多,內容不斷豐富,員工反饋越來越好,效果遠遠超過我們的預期,所以我希望從現在開始把所有白丁學堂上學到的東西分享出來,希望能夠為更多的人提供參考和幫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