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作可以賺錢,有時候可能比原作賺多多的錢。蘋果的iPod、iPhone以及iPad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一理論在好萊塢照樣成立。從維基百科來看,續集的票房,甚至是續集的續集,都比第一部要賺錢。
然而,這樣的情況不能維持多久,觀眾會產生審美疲勞,對續集的興趣慢慢減弱,這時候就必須有全新的產品來吸引他們,因為你不可能一輩子靠著續集過活。
喬布斯深諳此道,這就是為何他隔幾年就會推出一款全新產品,從iMac到iPad,在震撼競爭對手的同時也在顛覆其他產業。
這也是蘋果與其他科技巨頭相比的獨特之處,它就是一個電影工作室。喬布斯就是按這樣的理念打造蘋果的,要知道,與此同時,他也曾擁有一家名為皮克斯的動畫工作室。他讓人們充滿期待,每隔幾年就會推出一款與眾不同的“超級大片”。
這幾年,引導蘋果經歷這輪過渡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工作。庫克在保持續作吸引力方面已經做得足夠好。我仍然相信,當你能將硬件、軟件以及生態系統結合在一起時,iPhone、iPad和MacBook Air仍是最優秀的產品。
庫克經歷了幾個危險時刻,讓他差一點摔了跟頭,這其中就包括蘋果地圖服務的初期糟糕表現,現在仍處于修補階段。還有近期iOS7設備自動重啟的漏洞,不過已被修復。在對待產品高質量和可依賴性方面要給以足夠的重視,不能掉以輕心。
不過,蘋果的老對手三星在近期倒是幫了庫克一把。三星新推出的旗艦智能手機雖然好,但令人一點也提不起興趣,尤其指紋識別系統真是糟糕。
我認為新產品起碼已經在醞釀中,但我不能保證蘋果有偉大的創新產品正在生產中。雖然經歷了四年管理層的動蕩和轉型,但這并不意味著蘋果沒有存貨。
值得回憶的是,iPod和iPhone的發布中間隔了近六年的時間。現在續作的時間幾乎已經用完,是時候推出全新產品。蘋果的高管曾經向我保證,2014年的下半年將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新產品。一年前,庫克就表示:“我們手里已經掌握幾款更具革命性的產品?!?br />
這些產品是什么?我們必將看到擁有更大顯示屏的iPhone,我認為這款產品也會大賣,但在我眼中它始終還是續作。
全世界眾人皆知的秘密是蘋果正在研發某種新型的電視體驗,其功能遠過目前的Apple TV,這可能將成為一個全新的產品類型,但如果其新產品與目前的電視產品類似,可能還是續作。
蘋果似乎還在探索成為移動支付的重要勢力。若最終令用戶的手機成為錢包,這也可能是一個值得期待的新產品。
不過,最令人興奮的可能是蘋果針對健康推出的監測產品,通過使用蘋果目前設備上的應用或是可能推出的可穿戴產品進行工作。庫克曾經很強烈地暗示公司非常有興趣推出某種手環類產品。不過,蘋果要做的話,就必須比目前市面上的同類產品更具吸引力。
保健、感應器以及可穿戴設備與蘋果發展很合拍:利用目前差強人意的現成產品,并將它們打造成具有實用性、令人興奮且具有吸引力的產品,這將是蘋果更大平臺的組成部分。
在未來六到八個月中,我期待我們能看到庫克屬于哪種類型制片人,是始終只能推出續集的平庸之輩,還是能打造《教父》、《蜘蛛俠》經典影片的王牌制作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