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音譯)是一個25歲的產品測試工程師,他穿著紅色阿迪達斯夾克和帆布鞋,顯得既休閑又時尚,上下唇那稀稀疏疏的胡須似乎在彰顯他那有心無力的蓄須的抱負。本科文憑,上海工人家庭獨子,供職于中國最大的計算機制造商聯想集團:理論上,他是中國經濟增長造就的數百萬人生贏家之一,前途一片光明。
但朱先生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他覺得自己只是公司里的一個無名小卒,做著單調繁重的工作,領著微薄的4000元人民幣(650美元)稅后月薪;白天在公司食堂吃飯,晚上回到20平米(215平方英尺)的合租屋房間玩玩網游;由于“缺乏自信”,他目前還是單身,短期內找到女朋友的希望也很渺茫。他惡搞般地用流行語稱自己為“屌絲”,與中國千百萬年輕人一樣,他對這個詞有著深深的共鳴。“屌絲”指代失敗者,字面含義是“男性陰毛”,象征意義則是一種無力感的宣泄,因年輕人深感在當今的經濟環境下,普通人越來越難獲得成功。給自己安上這個諷刺的綽號是在表達一種抱怨,“就像甘地,表達一種無聲的抗議”,朱先生半開玩笑地說。
普通民眾不無自豪地自稱“屌絲”其實也是一種抗議富裕階層貪腐行為的統一宣言。這個詞匯新近進入中文即受到了白領們的廣泛追捧,IT行業尤甚。“屌絲”絕大部分是男性,喜歡做白日夢,不善交際,并且酷愛網游。但與日本的不婚一族“食草男”不同的是,“屌絲”們極少出于自愿選擇這一身份。在房價飆升,日益高不可攀的現實下,他們不得不無奈地接受社會給他們安排的位置。最近的一些研究顯示,雖然中國社會各階層收入都在提升,階層間的流動性卻降低了。南京審計學院的易晨(音譯)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弗蘭克·A·考威爾(Frank·A·Cowell)發現,從2000年開始,社會底層民眾向上流動的概率比90年代要低,他們得出的結論是,“中國社會階層的固化在加劇”。
《屌絲男士》是一部拿屌絲群體開涮的網絡短劇,自2012年在搜狐網開播以來,點擊量超過了15億次。在最近播出的一集中,男主角為了打動漂亮的約會對象,裝出一副工作很忙的樣子,他在接了一個工作電話后滿懷歉意地離開了約會的餐廳,女孩結賬的時候卻發現服務員正是男主角。該集中還有一幕,男主角是一個狂躁的新手司機,他不停地咒罵著旁邊車道的蘭博基尼,喊道“是不是欺負我交通隊沒有人?”下一幕里他被蘭博基尼的車主揍得鼻青臉腫。
朱先生說由于父母是工人,他只能是個屌絲,而不是“富二代”或者“官二代”(屌絲們發現這兩個群體常常是重疊的)。朱先生和他的屌絲同伴們認為,“富二代”和“官二代”有人脈有鈔票,他們能夠上更好的大學,找到更好的工作。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5月11日16:43:15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22917.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