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派給自己定的目標是,在2014財年,銷售手機6000萬部,其中4G手機要達到4000萬部。業內人士指出,這種豪賭4G的做法值得商榷,一方面,提前搶占市場確實有一定先機,同類產品可以早上市一兩個月,但這個時間差意義不大,大家很快就能跟上來;另一方面,4G在市場零售層面并未爆發,可能導致大量4G手機壓在渠道上,稍有不慎會造成庫存風險和供應鏈風險。
除此之外,陳駿逸對記者表示,雖然一二季度電商類的新機推動大陸智能型手機供應鏈于4月達到業績高峰,但高性價比的機型大多數是3G制式且缺乏差異化,僅能以壓低售價相互競爭,產品銷售周期大幅縮短。
“電商對利潤的貢獻占比并不高。”酷派副總裁曹井升對記者坦言。
不過,他認為,手機已到了全行業洗牌時期,有些類似于之前國內PC與家電的大洗牌階段,結局是只有市場上少數幾家能夠活下來,形成產業巨頭后,盈利才恢復到正常的水平。目前國內手機行業普遍處于毛利率在15%~20%的水平,短期內行業盈利水平也不會大幅提高。
“對于手機行業來說,依靠大規模硬件制造來獲得高利潤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再復返。硬件微利對于中國企業走向全球競爭來說是一個好機遇,但同時必須尋求向高端手機和全球品牌才會在最終的市場競爭中存活。”曹井升說。
DIGITIMES Research認為,隨著第三季3G舊款機種庫存逐漸消耗,更多的千元人民幣以下4G新機也將于7月起陸續推出,期望帶動下半年國內市場出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