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信很激動,產業鏈卻冷淡。
“今年的春天來晚了,但遲到春天依然會百花齊放”、“兩個小時后,有重大事件要發生”,曉初說出這個表達心情語句時,現場被雷鳴般的掌聲所打斷。
然而,筆者發現,和曉初的激情形成鮮明對照,今年的主會場“虛席”較多。除了南京產業鏈企業少外,更多的是對FDD在中國發展的彷徨。除了聯想、中興等個別廠商大佬表態外,接地氣、有干貨的“投名狀”不多。
2、多個城市轉入將“地下FDD”狀態。
王曉初表示,中國電信將投入50億建設4G試驗網,如果自建4G網絡,會將原來3G的投資撥到4G建設中。目前已開始的4G試驗網城市建設超過40個, 實驗網城市全國僅16城市(蘭州,西安,石家莊,濟南,鄭州,重慶,成都,武漢,上海,杭州,南京,合肥,南昌,深圳和海口),對于FDD網絡部署較好的北京卻沒有上大名單。
北京電信用戶眼睜睜看著4G信號卻不能辦理相關業務,這該多打擊士氣呀。可見,發FDD實驗網牌照并不是市場主導,工信部的政策重心仍然在TDD。
不過,我依然相信,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諸多城市的FDD試驗測試或轉入地下狀態。
3、打“價格戰”,底氣不足。
中國電信出爐的4G資費,降低了4G門檻,最低消費僅59元(中國移動為58元,中國聯通為76元)稅改增之后,其中終端補貼減少上千億。這對于中國電信來說,就是想加大對用戶、對終端的補貼,一是沒有政策支持,二是電信本身也缺錢。而其勁敵中國移動TDD起步早,補貼多,已發展上千萬用戶。
對半年來3G用戶流失,如何“止血”以及將3G用戶過渡到4G,這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4、終端警報沒有解除。
這個交易會,中國電信聯經銷商與終端商共同簽署了總量達6200萬部的天翼智能手機采購確認書,創歷屆手機交易的新紀錄(去年5100萬部)。值得注意的是,社會化采購的比例高達90%。
王曉初稱,2014年中國電信目標實現終端銷售1億部,其中4G終端為3600萬部。
諸多終端大佬在接受采訪時,對目標數量回答含糊,要視中國電信FDD的采購力度,以及市場的接受度。真正的FDD牌照沒有發放,終端企業就會繼續觀望。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6月30日19:52:40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25153.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