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進展,并不會是一條直線,企業也一樣。在顯像管時代,憑借特麗瓏電視稱霸全球的索尼,可能并不曾想到有一天,電視業務會成為自己意欲放下的沉重包袱。
相比蘋果、三星,一直堅守在消費電子領域的索尼其實擁有一個別人難以企及的好身家。從游戲、影視、音樂,到電視、手機、錄像機,索尼早已擁有消費電子產業中最齊全的產業鏈。
然而在互聯網時代,往昔的榮耀并沒能讓索尼趕上如蘋果、三星這般的好運氣。而2013年財報更顯示出索尼集團總裁兼CEO平井一夫“索尼復興”計劃的遇挫。一直在做減法的索尼,要靠什么來復興?
電視業務正式分拆
7月1日,Sony Visual Products(索尼視覺產品)公司掛牌成立。這意味著,索尼旗下的電視業務,正式分拆成100%獨資的子公司進行運營。
一直負責索尼電視業務的高級副總裁今村昌志成為新公司的總裁。他表示,索尼已全權給予其電視業務經營權限和責任,并表示有信心讓已經連續虧損十年的電視業務在2014財年扭虧為盈。
索尼中國相關負責人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這個電視子公司跟索尼之前成立的索尼娛樂和索尼移動兩家子公司還不太一樣。
他對記者說:“變化目前主要是在總部層面。成立了新的公司以后,讓新公司總裁有更大的經營權限,責任更加明晰,決策速度可以更快。可以更集中資源來做電視業務的扭虧。”他同時對記者表示,電視子公司的業績肯定還是要計入總公司。
但目前來看,各個地區的具體業務運營并沒有發生變化。上述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在各個地區,比如在中國的電視運營業務,包括銷售渠道、市場推廣,這些都沒有什么變化,還是在索尼的框架之下。”
實際上,電視業務分拆,屬于索尼2014財年電子業務架構改革的一部分。
在5月23日舉行的2014財年企業戰略說明會上,平井一夫表示,這項改革將使索尼過渡到具有強勁盈利能力和持續增長的發展階段。早在2月6日,索尼便已宣布,將以2014年7月為期,將電視機事業分出,另成立子公司。同時宣布的還有將出售索尼的筆記本電腦業務。
今村昌志也對外表達了新公司將會盈利的強烈信心。
他對外表示,索尼預計電視銷量今年將大幅增加18.5%至1600萬臺。盡管有分析師質疑,這一增幅遠高于業界的平均增長預估,但今村昌志依舊表示,即使銷量無法達標,電視業務也仍然會實現盈利。
還原十年虧損路
在索尼高層不斷釋放出電視業務將會盈利的強烈信號背后,是索尼曾引以為傲的電視業務已經連續虧損了十年的殘酷現實。
索尼電視機業務上一次錄得全年營業獲利還是在2003財年,隨后的10個財年內,電視業務累計虧損接近8000億日元(以記者發稿當日匯率換算,超過78億美元)。
特麗瓏電視,這個成就索尼昔日在CRT時代電視霸主地位的劃時代產品,也為索尼在液晶時代的折戟埋下重重伏筆。
不愿放棄CRT技術的索尼,顯然錯估了液晶電視的發展。直到2005年,索尼才正式決定放棄等離子電視和CRT電視后續研發,全力專向液晶電視的生產銷售。
但此時,擁有液晶技術的夏普,已經取得在液晶電視銷量與畫質上的領導地位。而三星、LG兩家韓國企業也趁機在液晶面板上后來居上。
自從今村昌志2011年8月負責索尼的電視業務以來,索尼電視業務開始了瘦身計劃。
2011年底,索尼以9.4億美元,將與三星共同投資的S-LCD面板公司的50%股權出售給三星;2012年5月,索尼退出與夏普共同合資的面板企業;此外,索尼還削減了大量的電視機產品型號。
瘦身計劃使索尼電視業務的虧損,從2011財年的2075億日元的巨虧縮窄到2013財年的257億日元。但索尼的電視業務依舊沒能出現盈利。
索尼在電視業務上的遇挫,只是這只恐龍在互聯網沖擊下遇挫的一個縮影。
索尼曾經是消費電子市場的領導者。從半導體錄音機到Walkman,從Play Station游戲機到VAIO系列個人計算機,無不引領潮流。事實證明,危機往往更早地在一個企業最鮮花似錦、烈火烹油的時刻顯現。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稱,在外部看來,是2001年全球經濟衰退、網絡泡沫化導致的整體經濟環境不佳,而在索尼內部則是由于績效主義、山頭主義而導致長時間內,再未有如Walkman和特麗瓏般風靡全球的產品出現。
索尼眼睜睜看著自己曾經稱霸全球的產品被蘋果、三星等后來者取代。2005年,索尼當時被迫卸任的CEO出井伸之感嘆道:“我們成為20世紀的冠軍,卻沒有成為21世紀的冠軍。”
拿什么來復興?
索尼一直尋求能夠回到消費電子市場領導者的地位,但令出井伸之沒有想到的是,在業績下滑之后,索尼還將遭遇更危急的時刻。2011財年,索尼達到歷史上虧損最嚴重的一年,凈虧損高達55.7億美元。
而平井一夫在2012年甫一上任,便發布“復興索尼電子業務”的改革方案。他表示,索尼要加強數碼影像、游戲和移動三大核心電子業務,扭轉電視機業務局面,加強開拓新興市場,以求2014年以前扭虧為盈。
但過去兩個財年的業績卻表明,平井一夫提出的索尼復興正在遭遇挫折。
今年5月,索尼發布了2013財年財報。財報顯示,2013財年索尼公司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4.3%,達到77673億日元(約754億美元)。這對進入21世紀的索尼來說,是一個不錯的成績。
根據記者查閱的資料顯示,在2001財年到2013財年這十三年中,這個數字在歷年索尼營收中排名第三。
但營收與凈利潤的反差,卻凸顯出索尼2013年的復興計劃遇到的窘境。
在營收同比增長14.3%的增速下,索尼2013財年的凈利潤卻虧損1284億日元(約12.5億美元)。而縱觀這十三年中的凈利潤排名,2013財年的數字也正好排在第三,只不過是倒數。
而此時,同在2011財年共同深陷虧損泥潭的日本消費電子三巨頭中,夏普在2013財年盈利1.14億美元,而松下則實現凈利潤將近12億美元。
盡管復興并不順利,索尼也并不打算放棄目前在總營收中不到10%的電視業務。
事實上,從斯金格到平井一夫,每一任索尼的領導人,都希望電視業務能夠在他們的直接領導下,再度復制特麗瓏時代的輝煌。“電視盈利對于索尼整體業務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今村昌志對外表示。
而在整個電視市場都在談論智能的時候,4K畫質依舊成為了索尼電視強調的重點。
索尼中國上述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4K是索尼2014年的一個重點,索尼的重點還是在最佳畫質和最佳音質。
但6月26日,索尼成為谷歌Android TV操作系統首批合作伙伴的消息,說明了索尼也在智能方面有所動作。
上述業內人士對記者評價稱,分拆電視業務對索尼來說是件好事,但盈利依舊困難。他對記者表示,OLED電視、LED背光電視、4K電視等技術都是索尼最早推出,但由于在價格上的堅持,市場往往被價格更為低廉的國內廠商所取得,索尼只能堅守份額不多的高端市場。
2014財年索尼將電子事業目標定為1250億日元盈利,但依舊為集團預定了凈利潤500億日元的虧損目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