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相關統計數據,在正式啟用4G套餐的前四個月(2 月到 5 月),中國移動新增了 800 多萬 4G 用戶。而五年前,中國移動花了 15 個月才獲得了同樣數量的 3G 用戶。4G 用戶的普及速度是 3G 時的 4 倍。即使考慮到 5 年內中國移動的用戶基數增長,其 4G 用戶的滲透速度也是 3G 用戶的兩倍以上。
如果不出意外,6 月結束之前中國移動的 4G 用戶數量已經超過了千萬。但是 6 月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同時獲得FDD-LTE 牌照之后,中國移動繼續釋放利好政策,不再堅持“4G 手機非五模不入庫”,開始向三模4G手機提供補貼。所謂三模 4G手機是指支持GSM、TD-SCDMA 和 TDD-LTE三種制式的手機,分別對應中國移動 2G、3G 和 4G 時代的三種技術標準。
與五模甚至七模4G手機相比,三模4G手機技術門檻較低,適合對國際漫游沒有要求的低端用戶。同時高通也于近日暫停向三模4G手機收取專利費,這是高通在發改委對其展開反壟斷調查之后又一次向國內廠商釋放“善意”。
在獲得了中國移動的補貼和免除了“高通稅”之后,國產千元4G智能機的利潤空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釋放。目前4G手機出貨量最高的是酷派,其產品線主要以三模4G智能機為主,價格在 1000 元左右。傳聞小米將在7月22日發布4G版的紅米手機,也是一部三模千元4G智能機。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國資委上周下發文件,要求三大運營商今年削減400億元營銷費用。新華網援引市場調研機構 ABI Research 的報告稱,只有蘋果和三星旗艦手機的補貼力度超過80%。而國產千元智能機的補貼力度只有 40% 到 50%。因此削減營銷費用對高端智能機的影響更大,國產廠商有機會再次利用性價比占領市場。相比于電信和聯通,由于 4G 終端成本更低,起步更早,中國移動可能在 4G 戰場上收復 3G 時代的失地。
4G終端的價格走下神壇的同時,4G資費也在不斷下調。目前無論是中國聯通還是中國移動的4G套餐,相對資費已經低于3G套餐,隨著競爭的加劇還有進一步降低的空間。因此未來不能簡單將4G用戶視為是ARPU值較高的優質客戶,富媒體內容將成為全民需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