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品牌傳播能力。同諾基亞一樣,聯想也存在舊體制和舊思維制約瓶頸。但不同的是,聯想的包袱不大,轉型速度比較快,尤其是在手機領域,最近比較能“折騰”。幾天前在798搞了一個“樂粉盛典”發布,發布“全球首款雙卡雙通雙4G的旗艦機型VIBE Z2 Pro”、 “全球首款真八核4G手機黃金斗士A8”,籃球明星科比代言現身。再看看聯想副總裁張暉在舞臺上那隨意搭配著裝,就可以看出聯想要撕破傳統面孔,以互聯網的角色投入手機業務。
3、對移動互聯網適應性。從PC時代向移動互聯網時代轉型,無論是CEO楊元慶還是手機負責人張暉,已非?!扒靶l”和“務實”了。譬如,在今年南京發布會上,媒體就對聯想提出了尖銳的問題,手機全球第二是不是“自封”的?云云,張暉非常平靜地與媒體辯論和交流,這是高層在思維上的改變。
4、抗跌能力以及未來升值空間。和華為、中興不相同,聯想在個人電子消費領域,尤其是PC領域可以說家喻戶曉。而華為、中興則是在制造業領域名氣較大。一方面,聯想社會化渠道和自身渠道都比較完善,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線上和線下服務不是短板;另一方面,手機業務在運營商渠道和三、四級城市以及農村市場均占據優勢。即便是運營商減少對終端的補貼,聯想的農村市場優勢存在。因此,PC行業市場飽和以及運營商終端補貼減少,對其影響也還好。
三、國產手機如何不重蹈諾基亞的覆轍?
當然,有人擔憂著聯想是否會成為下一個諾基亞,這說明聯想還沒有成為諾基亞。不過,諾基亞的倒下,對國產手機敲響了警鐘:
1、市場份額再輝煌也會成歷史。諾基亞當年在中國擁有2.5億用戶,在終端市場份額遙遙領先,掌控當年的手機江湖,名符其實霸主。今天,落得虎落平陽被犬欺的悲劇。因此,市場份額是浮云。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最終贏家,一定不是靠壟斷市場、打壓競爭對手而獲勝,而是有可持續發展盈利模式。國產手機目前停留在“價格戰”,“惡性競爭”階段,難以可持續發展;
2、互聯網思維是偽命題,互聯網手機更是不靠譜。眼下的新媒體營銷無非是微博、微信以及自媒體人。這些,在博客時代已被證實是“麻醉劑”,短期效應。譬如,小米、錘子以及形形色色的互聯網手機,都是突破了一種傳統品牌模式,但都終止于眼球疲勞和審美疲勞,不會持久?,F在,國產手機還是忙于微博、微信以及自媒體營銷,但是,效果只會越來越不明顯。聯想如何將這一塊運營好,值得觀察。
3、創新,別急著賺錢。蘋果的玩的那一套貌似饑餓營銷模式,但是,背后確實足夠強大的額產品支撐,才能奏效。所以,類似聯想、中興、華為這樣研發和財力以及專利都有積累的手機廠商,還是別急功近利,最好用創業者的思維去做產品。正如羅永浩所說,投資人說了“千萬別賺錢,賺錢就失敗了?!蹦壳埃瑖a手機做到不賺錢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價格戰”。而另外一個不賺錢的思路是什么呢?
(毛啟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