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對于供應商來說,從來沒有一條推文顯得如此之真實或者具有災難性。幾年前,為了回應史蒂夫·喬布斯批評Android并不是真的開放,Google的安迪·魯賓發了一條推文說任何人都可以拉取Android的分支并修改,這是開放的真實體現。對于Google來說,不幸的是許多OEM對此話信以為真。
如今,Google的Android系統正處于蓬勃發展時期,但同時Android的碎片化也使Google或它的應用開發者生態系統收入最小化了,不幸的是,根據最新的ABI研究報告,情況只會越來越糟。
釋放自由基因
雖然這些年來對于Android到底有多開放大眾有諸多顧慮,安迪·魯賓的推文還是讓它煙消云散了。
Google開放源碼主席確認了魯賓的觀點,告訴筆者已有超過1000萬行基于開放源碼許可的Android代碼對所有人開放了。
是的,Google控制了Android的整個開發流程,而且可能會選擇性地對第三方開放源碼,但相對的,Google一直是Android(和許多其它開源工程)的卓越管家。
也許管家做的太好,Android這個領地里付出代價的,卻是應用開發者。
開源一直是Google Android操作系統的優點,不像之前的移動操作系統如iOS(只有蘋果可用)或Windows(收費,基于微軟許可),Android可以免費使用。
有多好?Android從之前的默默無名,發展成為了如今移動設備領域的領軍力量。
奇怪的是,Android的應用開發者并沒有分到應得的一杯羹。
iOS開發者一直都比Android開發者賺的更多,盡管Android的聲勢浩大,但系統的碎片化讓其開發者很難賺到錢。
有多難?根據Vision Mobile的資料顯示,64%的Android開發者處于“App貧困線“以下,即每個App每月賺取500美元。
對Google來說也許同樣不是好事。碎片化同樣傷害到了Google,與第三方開發者感受到的不太一樣,但同樣造成了傷害。
Google已經開始著手于解決碎片化的問題,一方面迫使OEM廠商盡快升級到最新版本的Android系統來部署Google移動服務包或Google應用,另一方面也在Google Play里引入新的開發API,來保障OEM或用戶能體驗到最新的android。
這么做的一個后果,是讓所有的終端用戶都運行官方的Android版本,但諸多的OEM廠商考慮的是自家獨特的Android體驗。
ABI研究顯示,從2014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相比整體市場的3%,“分叉版”Android手機(AOSP智能手機)實現了20%的增長。換句話說,分叉版Android已經占據了20%的全球智能機市場,而且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整體市場。
同樣增長迅速的是具備OHA認證的Android手機市場,這些官方的Android手機占據了65%的智能機發貨份額,增長率為13%。
如果都是些小本經營的OEM廠商,可能無關緊要,但根據VisionMobile的數據顯示,Android的最大增長來自于一個樂于孤立開發軟件的地區:亞洲。
ABI研究分析人員Nick Spencer解釋了其中意味:
AOSP的增長動力來源于中國和印度的手持設備制造商的快速發展,不僅是在其國內市場,同樣包括擴散到的全亞洲以及其他地區。中國和印度以51%的份額第一次成為了智能機最大的出貨大戶,其中多數為低成本制造商,一些開始進入中端廠商的地盤,特別是小米和金立這樣的制造商,逐漸成為了三星的有力威脅。
換言之,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市場充斥了AOSP/分叉版的Android供應商,他們開始將產品遠銷海外,從而挑戰Google在全球統一化Android的能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