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國產”系統的論調又一次進入公眾視野: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向媒體透露,有望于10月份推出支持應用商店的桌面操作系統,并在一兩年內代替Windows,三到五年時間拓展至移動端。
這一場景似乎此前就曾出現。7個月之前,上海聯彤與中科院軟件研究所聯合發布“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系統COS(China Operating System),以安全性作為宣傳點,并號稱已經擁有10萬款應用。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所長李明樹稱: “此次發布的COS,意在打破國外在基礎軟件領域的壟斷地位,引領并且開發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和中國特色的操作系統。”
國產系統重要性自然不必冗長言之。中國軟件行業也一直努力打造自主品牌操作系統,如果系統順利問世,不僅能夠讓國內廠商在Windows、Android外,有了其他選擇,同時可保障國家安全。
不過作為國產系統代表,中標麒麟、中科紅旗曾經引起一時轟動,但如今卻基本銷聲匿跡。中科紅旗最近出現在人們視線中,還是因為資金鏈斷裂股東宣布公司解散、員工勞動合同全部終止的負面消息。
須證明自身
提及“國產系統”,有多少人第一反應是“穿著唐裝的洋貨”?畢竟,當年借著“國產”旗號招搖撞騙的“漢芯”和“麒麟系統”丑聞仍未煙消云散。
今年1月發布的COS系統,也被外界質疑是“抄襲造假”。 《華爾街日報》曾報道,COS系統并非中科院與上海聯彤的自主研發產品,HTC工程師“深度”參與了研發工作。雖然上海聯彤方面予以否認,但這并不能打消公眾的疑慮。
想成功,國產系統需要拿出勇氣,證明自身可以經得起市場考驗和外界質疑。在當前環境下,專利訴訟浪潮席卷整個移動產業。谷歌(微博)擁有Android,但甲骨文卻起訴稱其涉嫌抄襲自家Java系統,而生產Android手機的廠商,卻需要向微軟交付專利使用費用。加之蘋果、谷歌以及微軟三者之間錯綜復雜的法律訴訟關系,很難讓一款系統能夠置身之外。
正因如此,國產系統更要在研發之時,就須考慮到專利事宜,特別是未來如果進軍海外市場時,這一問題就更為突出。畢竟,沒有哪家廠商愿意采用一款總被告上法庭且被扣以“侵權”帽子的系統。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8月31日11:18:54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28502.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