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派可有效沖擊三星4G低端市場與線下渠道
中華酷聯小米等本土廠商在低端智能機市場擁有絕對的用戶量與話語權,在性價比與產品水準方面無太大差距的情況下,價格卻往往不到三星主流旗艦機型的一半,而在用戶體驗方面,更加貼合國人習慣。因此在低端手機上,三星遭遇中國手機廠商的強悍阻擊。
中華酷聯中,酷派在最近兩年的市場表現還算不錯,酷派的路數很明顯,就是高性價比與低價高配,抄低端的后路。我們知道,三星在中高低端的手機均有布局,但在低端市場,在同價位的手機方面,性能、價格配置方面,酷派卡位三星的優勢第一是性價比,第二是4G,第三是社會公開化渠道,我們看到目前,酷派手機已升至國內4G市場份額第一名,在低端市場,無論是屏幕、操作系統還是處理器、應用體驗方面事實上都不亞于三星品牌手機。因此,與三星相對偏高的價格相比,酷派等國產廠商依靠強大的性價比優勢搶占份額已成為其圍剿三星最大的殺手锏。
目前,另一個風向是,與國內手機廠商大力發展線上渠道不一樣的是,酷派目前豪賭線下,通過加強社會化公開渠道的比重來增強品牌形象,提升溢價。而線下渠道很有可能會走中高端的體驗店模式,目前酷派這種豪賭爭議很大,被認為是逆勢而為,將對酷派的整體發展釀成悲劇,但筆者認為,在從線上到線下的過程中,臟活累活必須有人干,逃不掉。三星在中國的發展,除了運營商渠道之外,他們的線上渠道主要支持品牌效應,線下依然是三星的銷售主渠道。酷派在三四線城市將大大夯實線下渠道的基礎與品牌效應,可在線下渠道有效卡位三星。在四五線城市,利用信息不對稱以及促銷員的作用,酷派線下體驗店模式將快速提升銷量,并可有效提升廠商與渠道商的話語權,加強渠道忠誠度。押寶社會公開渠道,作為酷派向死而生的豪賭,將在線下銷售渠道對三星造成巨大的競爭沖擊。
小米在軟硬一體化模式與粉絲經濟方面可壓制三星
三星衰落的一個原因在于,全球的產業也會從硬件向軟件遷移,從靠硬件賺錢到更多地靠軟件的增值服務賺錢。因此國外蘋果軟硬一體化模式有效卡位三星之外,在國內,小米也是三星避不開的競爭對手,要知道,小米手機從操作系統開發到手機的發布,都趕上了智能機人口紅利時期以及新浪微博、微信、QQ空間等社交平臺高速發展的上升期,借助于移動互聯網大潮與意見領袖雷軍的號召力,建立了國內各大社交平臺的粉絲磁場。而這些,三星即便是學,從目前智能機發展的時間與投入資源成本方面,也已經錯失了風口。
同時小米通過以MIUI系統等核心正在夯實軟硬一體化方面的整合,整合諸如IM米聊、小米應用商店、小米商城、小米游戲中心、主題商店等一系列服務和應用,目前來看,這一系列軟件與服務也正在釋放其本身的價值,雷軍曾表示,目前小米應用商店、游戲中心、主題商店日均下載量超過3500萬次,2014年上半年,小米分發給開發者的收益達1.74億元。
我們再看三星。三星由于高度依賴谷歌,在軟件生態方面,三星開發的S Voice、S Health 、Chat On、Group Play、S Memo等在內的多項應用都反響平平,這不僅體現出三星基于中國本土用戶軟件使用習慣上的理解力欠缺與把控不力,也體現三星在軟件生態上的布局短板,這種軟件生態建設上的無力,也是三星推出自有操作系統Tizen的手機Samsung Z的原因了。
小米最為人稱道的是建立了一套以“小米粉絲”為中心的用戶價值生態體系,而這套用戶價值生態體系,在產品本身無大的問題上不會輕易解體,忠誠粉絲具備一定的牢固性。我們看到三星每年在品牌營銷上投入巨大,但三星的營銷依然固守傳統的媒體廣告投放,離用戶較遠,正因為如此,三星也無法調動用戶的參與感與口碑傳播,也無法建立一套基于中國本土用戶理解能力方面的產品創新機制與營銷機制,因此在國內粉絲經濟大行其道的今天,三星基于本土化用戶理解力的缺乏,與用戶漸遠。可以看見,小米在未來,基于本國國情方面的軟硬一體化布局與粉絲經濟方面具備三星所沒有的核心優勢,也將隨著這方面的優勢不斷釋放,在本土市場強勢壓制三星。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9月22日14:28:27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29660.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