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需求的多元化
視頻、文字、圖片這三個介質的相關產品,用戶都不缺少,但是音頻方向上的產品非常少,除了音樂類APP用戶量大外,手機電臺類產品卻并不多。早期的諾基亞時代,每個手機都會內置收音機功能,即使到現在收音機功能仍是不少智能手機的必備軟件。和手機電臺相比,收音機就是個渣,兩者在內容上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用戶的需求還來自另一方面,網路文學的“升級”。蕭鼎(《誅仙》的作者)、唐家三少、血紅等知名網絡小說寫手將網絡文學推向了新的高潮,PC端用戶更傾向于閱讀。而移動端多了一種選擇——聆聽,用戶不僅可以選擇手機閱讀,還可以通過手機電臺類產品收聽熱門網絡小說作品,音頻的觸感要比文字的觸感更強烈。
還有一方面來自于手機電臺產品自身。據我了解,考拉FM、喜馬拉雅電臺這些創業公司,在推動用戶使用手機電臺產品上面,做出了不少貢獻,比如結合世界杯做內容營銷,推出免流量攻略,打造音頻方向的“自媒體”,從多個角度為手機電臺努力。創業不怕難,就怕不努力。
隨著三大運營商4G商業化的加速,4G正在快速的向用戶層推進,4G帶來的一個利好是,整個移動互聯網用戶使用相關產品的提升,用戶的人均流量會逐漸增大。手機電臺產品也會成為4G促進下的紅利產品之一,手機網速的提升,有利于手機電臺使用的流暢度,這樣就大大提升了整體手機電臺的用戶量。
當前,幾乎所有的移動互聯網產品都在大量建設用戶,最大的程度的推廣用戶量,盈利模式反而沒有成為他們最關注的對象。可以說所有的移動互聯網產品,若沒有龐大的用戶體系來支撐,是很難產生大的盈利的。即使是BAT等互聯網巨頭,在移動互聯網產品的盈利模式上,也有些疑惑。手機電臺產品亦如此,在前期不應該過多的考慮盈利模式,應該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吸引用戶上,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增強用戶的粘性和活躍度。
和考拉FM、喜馬拉雅電臺不同,百度旗下的百度樂播反而“半死不活”,而酷狗電臺也仍處于低速發展。這恰恰印證了周鴻祎說的“顛覆的力量從來都不是來自于主流的、熱門的市場,而是邊緣地帶,來自于側翼”,新興的電臺產品,在BAT等巨頭還沒有關注的時候就開始發力,等巨頭們開始清醒的時候,已經晚了。
聽新聞、自媒體、直播,這些熱門詞匯都被手機電臺貼上了新的標簽,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習慣于聽書,手機電臺的整個使用場景也變得越來越豐富,未來寄予車聯網方向上,手機電臺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它,怎么會不是一門好生意呢?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9月29日13:21:38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30092.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