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羅拉V3(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果要給2014年的智能手機找一個關鍵詞的話,我相信“極致輕薄”這個詞出現的幾率是最高的。是的,當智能手機性能硬件已經發展到一個瓶頸的時候,從外觀上尋求突破便成為一個很直接的突破口,而在手機的所有外觀選項當中,最能提升手機逼格的東西便是手機的厚度了。
可是手機太薄真的好嗎?從曾經一臺摩托羅拉V3便能驚艷整個世界,到現在幾乎每隔幾個月便有一款“全球最薄智能手機”問世,手機廠商們正在不留 余地,絞盡腦汁的一再突破我們對手機厚度的認知。可是越做越薄的智能手機到底是更加方便了我們的生活,還是只是智能手機廠商們單純為了證明我們可以做到, 從而進行的一場毫無意義的比拼。而作為消費者的我們,我們心中不免疑問,智能手機真的有必要越來越薄嗎?
概念手機(圖片來源于網絡)
輕薄≠出色的工業設計
還記得功能機時代摩托羅拉的V3嗎?這款可能是摩托羅拉歷史上最成功的手機之一的產品正是憑借超薄的造型以及近乎完美的工業設計,成為了那一代 人們趨之若鶩的神器。要是在大街上看到誰正在用一臺摩托羅拉V3打電話,那回頭率,絕對是杠杠的。其實我們不難看出來,早在功能機時代,就已經有手機廠商 選擇用輕薄的造型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但在功能機的年代,并不是所有手機廠商都會選擇將輕薄的造型作為手機主打的賣點,所以每當有主打超薄的手機問世,自 然也會獲得消費者更多的關注。
可是由于當時技術的限制,能夠大規模生產超薄手機的廠商并不在多數,并且由于當時普遍還是2G(GSM)網絡,手機屏幕也以256萬色為主,所 以超薄的造型對于手機在性能以及續航上的需求要求并不高。而當手機進入到了智能手機時代之后,當手機CPU以及屏幕等對于功耗大幅度上升之后,人們發現想 要在把手機做到極致超薄的同時還要兼顧到手機的續航,這幾乎就變成了一件非常難的事情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