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4G為國產廠商帶來機遇
回顧3G時代,相較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我國真正普及3G的時間晚了不少年。彼時國產手機品牌需要在2到3年的時間里迅速趕上國際的步伐,這對于國產手機廠商提出了相當大的挑戰。而到4G時代,國內與國外的差距大大縮小。
FDD LTE標準于2011年年初在歐美國家正式商用,我國TD-LTE標準正式商用時間雖然在2013年底,但在此之前對于4G的技術支持已經足夠。經過一年左右的布局,我國幾大國產手機廠商已經能夠與國際廠商在同一起跑線上展開競爭。中國市場在國際上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中國手機廠商也逐漸成為國際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對于全球產業鏈來說,中國手機廠商的需求已經變成其業務與利潤來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中國對4G的積極布局促使產業鏈向國產廠商傾斜,高通等供應鏈方也開始針對中國廠商調整其產品策略。從全球產業鏈到市場需求,4G的發展為國產手機廠商的國際化帶來了更多機遇。
當然國產手機廠商在崛起的過程中,已經自主開始了向國際市場的探索。TCL很早之前便已走出國門,中興、聯想、小米、魅族等各自在歐美等成熟市場或亞洲等新興市場樹立品牌,依靠各自優勢在國際市場中尋求突破,借助4G發展的紅利搶占國際市場的更多份額。雖然未來其進軍國際,特別是歐美等成熟市場將面臨專利、服務、政策等多方面的壓力,想要抗衡蘋果、三星等技術實力較強的廠商仍需要更多的技術沉淀與創新,但在4G時代下,國產手機廠商的發展前景依舊值得期待。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12月7日08:57:10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34427.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