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沒有在意,但細細想想確實如此,面對密密麻麻的語音消息,是不是有種想死的感覺?
近日,美國《華爾街日報》撰文指出,很多中國年輕人都很害怕受到語音消息,尤其是一串串長語音。如果漏掉了其中一條,還要重新聽一遍。但往往無奈的是,最喜歡語音消息的往往是自己的父母,他們喜歡把微信當“對講機”用。
報道稱,微信2016年用戶報告顯示,55歲以上的人群僅占微信用戶總量的1%,但這些用戶每5條消息中就有一條是語音消息。作為對比,21歲以下用戶,每10條消息中,才有一條語音消息。
年輕人為何不喜歡微信語音消息?理由也很簡單,太浪費時間。有專家表示,用戶閱讀100個字的文字消息平均只需要9秒,而不停頓地聽100個字,需要22秒。如果算上微信各條語音之間的間隔,時間會更長。
而更讓人抓狂的是,有時候被打斷或者沒聽清,需要重復來聽,效率就更低了。而且,有些情況下,并不方便直接聽語音。
不過,對于老年人來說,發微信語音也無可厚非,畢竟打字遠沒有對著手機說話來得簡單。
有網友認為,父母長輩發語音可以理解,但在職場中,發語音是一種典型的不會換位思考的自私行為,發文字是最基本的禮貌。
對此,你怎么看?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7年9月14日09:52:30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61825.html
- 生活
- 分享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