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說今天的主角 Oprema Jena Biotar 58mm f/2.0 之前,我想先簡單介紹一下這一長串名字里的兩個詞。
Oprema Jena Biotar 58mm f/2
Jena(耶拿),是德國中部的一個小城,這個不起眼的小城正是光學巨頭 Carl Zeiss 的創(chuàng)始地。在二戰(zhàn)結束后,由于 Jena 位于東德,所以理所應當?shù)膭潥w給了蘇聯(lián)控制下的民主德國,美方以「協(xié)助「為名,用最快的速度將蔡司的技術人員和設備轉移到自己控制的西德。
而剩下沒被轉移走的,則被蘇聯(lián)以戰(zhàn)爭賠償為名,掠奪運回蘇聯(lián),并將留下來的科學家運到俄國,隨后的幾十年里,蘇聯(lián)光學工業(yè)憑借著「搶來」的科學家和設備,使自己的光學工業(yè)得到空前的發(fā)展。
雖然被美蘇掠奪一空,但是曾經作為蔡司總部的 Jena 畢竟有著將近一個世紀光學底子,很快,當?shù)氐娜藗冎匦略跂|德恢復重建了蔡司工廠,稱為 VEB Carl Zeiss Jena(卡爾·蔡司·耶拿人民企業(yè)),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東蔡,以區(qū)別開西德的 Carl Zeiss AG,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西蔡。
1989 年兩德合并,而此時的 卡爾·蔡司·耶拿人民企業(yè) 因為制度問題經營陷入困境,順理成章的被合并到了西蔡旗下,從此世間再無東西蔡,只有一顆藍白菜。
而 Biotar ,則是蔡司著名的鏡頭系列名稱,這個系列最經典的就是 75mm f/1.5 和 58mm f/2.0 兩枚鏡頭了。
75mm 那支俗稱蔡司大B,而這只 58mm 則俗稱蔡司小B,兩只合稱蔡司2B(誤)。
最迷人的就是它的 17 片葉片的光圈了(后期改為 12 片),能夠拍出極度銳利的中心成像和夢幻般的如奶油般化開的旋轉焦外效果。
早期的 5.8cm f/2 可以看到密集的光圈葉片
后期的 58mm f/2,只有 12 片葉片
Biotar 75mm f/1.5
而最近在 Stefan Immes 博士的帶領下,一支全明星團隊將這兩款 2B 鏡頭復活了,并且在眾籌平臺 Kickstarter 完成了眾籌。
最先復活的是 大B Biotar 75mm f/1.5,也正是 大B 的成功復活增強了團隊的信心,使得 小B 的復活順理成章。
Oprema Jena Biotar 75mm f/1.5
Oprema Jena Biotar 75mm f/1.5
Oprema Jena Biotar 75mm f/1.5 樣片
Oprema Jena Biotar 75mm f/1.5 樣片
Oprema Jena Biotar 75mm f/1.5 樣片
Biotar 58mm f/2.0 是一支 6 片光學玻璃的 gauss 型鏡頭,設計于 1927 年,本來是由著名鏡頭攝影師 Willi Merté 設計用來拍攝電影的。因為二戰(zhàn)的關系,前期的產量不是很多,而在二戰(zhàn)結束后,為了控制成本,光圈葉片改為 12 片。
正是因為全手動鏡頭的設計使多葉片成為可能,現(xiàn)在的自動頭上已經看不到這么多的葉片了,自動頭為了保證鏡頭內部有很多可移動的部分,所以并不適宜設計制作這種大量光圈葉片的鏡頭。
而這只鏡頭可能也是被仿制最多的鏡頭了,最出名的就是 Helios 44 系列鏡頭的 58/2,也就是大家俗稱的八羽怪。
Oprema Jena Biotar 58mm f/2 實際安裝示意圖
58mm 和 75mm 兩支鏡頭的技術參數(shù)
目前小B也在眾籌網站上達成了眾籌目標,預計 5 萬美元的眾籌目標現(xiàn)在已經籌集到了超過 7 萬美元。
并且從眾籌網站上面看到的消息,它將會支持多種主流機型卡口。
最終上市價可能被定位 1999 美元(約合 RMB 13,140 元),預計在 2018 年 10 月正式上市。
Oprema Jena Biotar 58mm f/2
Oprema Jena Biotar 58mm f/2 樣片
Oprema Jena Biotar 58mm f/2 樣片
Oprema Jena Biotar 58mm f/2 樣片
Oprema Jena Biotar 58mm f/2 樣片
Oprema Jena Biotar 58mm f/2 樣片
不管怎么樣,看到經典老鏡頭復活還是很開心的,雖然價格有點兒難以接受,還不如去淘一個老頭更來的實在,大不了用轉接環(huán)或者自己改口。
但是既然能復活肯定會有其過人之處,至于具體表現(xiàn)怎么樣,就只能等到上市以后再看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