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過去了2/3,影像行業的巨頭們也公布了自家一季度乃至上半年的財報,從數據上來說,佳能、尼康、索尼、富士、奧林巴斯等主流影像大廠都收獲了利潤增長。
比去年同期有較明顯的業績提升,不過可悲的是,仍然不及2015年時的數據。這境況歸咎于影像行業的不景氣,而造成這局面的,是來自于另外一個行業:手機通訊。
影像行業的衰退讓影像老大們頭疼,眼看拍攝需求越來越盛,購買影像設備的需求卻越來越低,手機拍攝功能的發展是橫在影像企業心中的一根刺。
2017年二季度的財報顯示,全球手機出貨量趨于穩定,僅有略微的增長。
IDC預測2017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到15.2億臺,2018年將增長4.5%。雖然智能手機市場也趨于飽和,但發展預期顯然比影像行業樂觀得多。
造成這樣的局面,也和手機拍攝功能的強勢發展脫不了關系。
雖然拍攝只是手機全部功能的其中一個小點,但是廠商們都很樂意將它當作賣點不斷升級。
原因上面也有說到,就是拍攝需求是越來越高的。
只是對于消費者來說,日常拍攝記錄已經變得很尋常了,成像效果已經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可以方便快速地進行拍攝,這是大部分人對拍攝的需求關鍵點,也是手機有天生優勢的地方。
手機對拍攝功能的升級沒有怠慢,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迎頭趕上相機效果,往高了說就是趕上單反相機。
可能很多人都沒有真正用過單反相機,但是單反一詞肯定聽得多,這代表了相機鄙視鏈的頂端。
至于單反相機好在什么地方?大多數人也只停留在可以拍背景虛化效果的照片這一點上。
手機雖然硬件方面仍然落后相機很多,但是在后期算法處理上下了很多功夫,以致于今天我們買到的主流手機大多可以模擬單反般的拍攝效果。
即將過完的9月份是手機的重磅月份,不得不說,蘋果也許拍照硬件方面不是最好的,但它還是最受關注的手機品牌。
伴隨著蘋果發布會,今年下半年的重磅手機新品也都一一登場了。帶來的不止是手機性能的提升,拍攝方面也有更多的黑科技出現。
這些新技術對影像行業再次施壓,一直在說的秒單反到底有沒可能?我們還從今年手機新品的一些賣點入手。
1、光學防抖
光學防抖功能在相機上很平常,即使是可換鏡頭的相機光學防抖也不是什么神秘的技術,無論是鏡頭防抖還是機身防抖,相機上的防抖功能大致可以實現4-5檔的防抖效果。
這對于慢快門下的拍攝很有幫助,避免了手部抖動。
在手機上,前兩年已經有支持光學防抖的產品出現,而去年iPhone 7的發布更是讓這個技術普及開來。如今主流相機基本上都帶有光學防抖功能了。
手機上的光學防抖功能實現的難度在于如何在如此小的空間里面完成,這也是為什么這么多年都沒有把這個重要功能加入其中的原因。
如今元件供應商突破了這個難點,手機光學防抖也就成了普及功能。
而蘋果在新一代的iPhone X和三星Note 8上都實現了雙鏡頭的光學防抖,那么在使用長焦端的時候,也帶有防抖功能了,將會再一次掀起風潮。
從去年開始,手機的光學防抖功能在實際應用當中就發揮較明顯的作用。
和相機相比一點不遜色。加上手機的攝像頭模組多為廣角定焦鏡頭、而且手機拍照并不會有快門震動,因此手機的防抖效果比起單反相機會更明顯一些。
輔助效果也更好,這一點上確實有秒單反的意思。
2、光學變焦
如果說相機有什么功能是手機還沒能做到的,那就是光學變焦了,通過鏡片組件之間的位移實現焦段的變化,這對于手機來說太難了,難點在于手機內部并沒有這么多空間可以實現位移。
因此去年刮起的另一陣風就是雙攝像頭。iPhone 7 Plus的廣角與長焦雙攝像頭組合模塊曲線救國地實現了手機上的光學變焦。
盡管變焦操作只是在兩個攝像模組之間切換工作來實現。但至少也讓手機實現了長焦端更好的畫質與真實的景深效果。不僅僅是數碼變焦那樣的簡單插值放大損失畫質。
尼康即將推出一款光學變焦達到125倍的長焦相機,而手機還停留在切換攝像模塊來實現焦段變化的階段。
這一點上看,手機的確落后相機很多。而手機用戶的變焦需求卻是真正存在的,在大家忍受手機數碼變焦帶來的渣畫質的同時,卻沒有人愿意因此會去選擇購買一款長焦相機,其根本還是便攜性的問題。
3、多色閃光燈
閃光燈是高階攝影領域里面的重要附件,可以營造人造光的環境,用于模擬各種場合以及拍攝效果的優化操作。
而手機的閃光燈則僅用于補光,曾經與相機閃光燈相同的氙管閃光燈早不在手機上使用了,原因是過于耗電。
如今LED也加入了更多的色溫,這可以再不同的光照環境下給予一個色溫合適的補光效果,讓這人造光不那么詭異。
多色閃光燈的硬件沒有什么技術含量,無非是多加幾個不同色溫的LED燈,但是其背后的算法卻比較關鍵,如何判斷應該用什么色溫的補光燈是交給企業的難題。
想想蘋果也經歷過閃光拍攝沒法看的年代。其根本不是閃光燈太弱,而是算法比較差。
如今iPhone8系列與iPhone X都搭載了4-LED原彩閃光燈,并且支持慢同步,也就是說融入了更多相機上才有的閃光方式,閃光拍攝的效果自然是有很大的提升了。
4、IP68防水
來自三星的S8和Note 8將防水等級提升到IP68,按照防水等級的評判,是指可以水下使用,自然也就可以水下拍照了。
當然能夠在多少深度、持續多少時間目前還不好說。但這一點上,好一點的相機基本做不到,只能買專門的防水相機,只是這類相機目前多是普通卡片機的配置,所以拍照效果嘛,應該也就比手機好一點點。
其他的高階相機需要買專門的防水殼,價錢比較貴。如果不是真的水下拍攝的工作者,花大幾萬買一套水下拍攝裝置也只能說是發燒友了。
因此如果水下拍攝能普及,那么必然和手機防水等級提升有關系。
5、人像光效
蘋果9月的發布會,兩款新品帶來了一個新的玩意——人像光效。
這是一個后期濾鏡效果。有意思的是可以根據人像拍攝的不同布光方式進行后期照片優化,使得人像照片更具戲劇化。
如今最先上市的iPhone 8 Plus還未發貨,所以這個功能效果是否好,bug多不多還不好說,不過這確實是后期濾鏡優化的一個方向。
對于手機來說,攝像頭硬件配置是有天生的局限性,不過軟件的優化卻是無限的,因此無聊是去年開始火起來的背景虛化模擬效果還是今天的人像光效模式都是一個套路。
就是通過后期的處理去盡量美化照片,讓照片看起來更有大(bi)師(ge)范。
6、賭在未來的配置
iPhone X因為取消了home鍵,所以安全識別從指紋識別改為Face id,也就是人臉識別。
有別于三星的虹膜識別,iPhone X的人臉識別并不只是偵測人臉圖像,而是前面板上新增了“窄頻帶紅外攝像頭”和“泛光感應器”、“點陣投射器”。
這些新增的裝置可以偵測人臉部的深度信息,從而實現不可復制的人臉識別功能。
這些裝置在iPhone X上,目前只是供安全鑒別以及一些Animoji之類的娛樂功能使用,實際上因為有了這樣的新裝置,手機拍攝也可能會開發出更多的玩法。
如上面的人像光效功能,后期算法如果還是會處理得有漏洞,那么加上人臉深度的識別,可以處理得更加滴水不漏。
這些新增在手機上的新硬件配置,未來都很可能成為手機提升拍攝效果的利器。也是手機相比較相機有更多可能性的基礎。
2016年可以說是影像行業最不太平的一年,日本地震導致傳感器大面積斷供的情況還未完全恢復。
幾家大廠紛紛在2016年調低了全年計劃。延續到今年,理光、松下財務狀況受到沖擊,影像部門也將會重組。
作為巨頭之一的尼康,去年已經開始著手重組,今年雖然是尼康百周年紀念,但從推新力度和頻率上來看卻明顯沒有達到用戶的期望。
今年一季度財報營收達到124億日元,超過了尼康自己的預期,并且也調高了2018年的目標。但...你懂的,仍然不及前幾年。
作為老大的佳能,二季度財報銷量依舊沒有達到預期,但是無反產品的銷量提升了70%,雖然目前佳能仍然是市場占有率最高的相機廠商,但是行業整體萎靡,也讓佳能不得不調整戰略,從產品結構上進行優化。
而手機行業則是如火如荼地開發新功能,拍攝功能又有了新的玩法。
手機能不能秒單反的話題說了很多次。
答案其實是一樣的,手機攝像頭的供應商來自于影像行業,兩者使用的技術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傳感器、鏡頭尺寸上的差異,我們也知道技術相同的前提下,傳感器越大成像等各方面的性能都會更好。
所以就硬件上來說,手機的黑科技再多,也沒辦法秒掉單反相機,因為手機能夠提高拍照效果的黑科技都來自于影像企業。
不過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考慮,無論是手機廠商還是相機廠商,開發新品無非是為了賺錢。
如今影像企業不賺錢是拜手機企業所賜,那么手機行業很可能會耗死影像企業,事實上已經讓一部分企業掉線或者快掉線了。
最終手機秒掉的不是單反相機,而是整個影像行業。這么考慮的話,是的!手機秒殺單反不是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