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手機市場的前景卻很美麗。Sanford C. Bernstein預計,售價不足200美元的機型銷量有望從去年的2.34億部增至4億部,2015年進一步增長到6.85億部。
在中國,數以億計的中國消費者正在淘汰無法上網的舊機型,推動低端市場實現了更快增長。2012年,中國已經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智能手機市場。
記者采訪獲悉,聯想、中興、華為等國內手機廠商在暑期都將有大動作,包括推出低價產品。
新消費主義
2000年后,PC產業進入新消費主義時代。極致的應用體驗先后是圖文互聯網、視頻互聯網、在線游戲、在線音樂;最優性價則靠產業轉移來實現,即由勞動成本高向成本低的區域轉移,先是歐美,然后是中國臺灣,最后是中國大陸。
智能手機過去三年與PC產業在1990年代的發展邏輯幾無二致,但智能手機進入新消費主義時代后,其產業發展邏輯將與PC產業的新消費主義時代迥然不同。
首先,“歐美、中國臺灣、中國大陸”產業轉移的歷史現象不會再復制;二是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改變了智能手機的渠道、營銷以及供應鏈管理。
黎萬強說,智能手機一出生,中國大陸就是全球智能手機生產基地,今后五年甚至十年,再難找到一個替代生產地,因為沒有一個地方具備中國
這樣的條件 ,一是數以百萬計的熟練的廉價產業工人;二是完善的產業配套;三是完善的基礎設施,比如鐵路、公路、港口等。
即使具有便宜勞動力,比如印度,但卻不具備其他條件,因此無法成為世界工廠。
互聯網改變了銷售渠道,電子商務將是智能手機最主要的銷售渠道,除了小米網、凡客這種自有品牌電商模式外,還有京東等第三方電商。社會化營銷將成為最主要的營銷方式,傳統的展示類廣告模式將越來越無效,小米早期的成功,與通過微博、微信、MIUI論壇進行社會化營銷的成功有很大關系。
在手機行業,“傳統銷售渠道+傳統營銷”的成本占據手機最終價格的50%以上,“自有電商渠道+社會化營銷”至少降低了60%以上的成本,形成最優性價比。
黎萬強說,互聯網供應鏈管理可以簡單理解為C2B,通過互聯網渠道了解用戶需求,包括預測銷量,然后下單采購零部件,生產,最后通過電商物流到達終端用戶。
但打造極致的用戶體驗正成為安卓生態鏈的難題。在最近召開的移動互聯網大會上,雷軍說因為“應用提供太貪婪”,造成“過度干擾用戶、耗電、惡意吸費、不經用戶允許安裝”等問題,這些問題正在毀掉安卓生態系統。
對于這一點,小米正在布局,雷軍的說法就是小院子試驗:通過小米應用中心、小米游戲中心等平臺進行嚴格審核, 對原來安卓上的不良應用進行清除,最終通過“小米手機硬件+MIUI操作系統+小米開放平臺”形成極致用戶體驗。
小米的布局,能否走出HTC、蘋果、三星正面臨的困難,突圍新消費主義時代,小米2S手機降價300元在今年暑促的表現是塊試金石。
(作者:侯繼勇)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3年7月10日11:46:26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8908.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