蘸醬油、蘸辣根、燉河魚、泡了數月的楊梅酒……南方人第一見東北人吃楊梅,多數都會皺起眉頭,而大部分東北人心里十分不解,浙江人怎么不懂梅果吃法?
從個例到成為普遍現象,南北雙城對楊梅的喜愛程度不斷接近。上述情況集中涌現的背后,是餓了么口碑與全國眾多商戶牽手,創新打開產地與城市“鮮通路”。
在餓了么新零售行業首推“產地直供”合作中,貨期短的生鮮水果得益于連綿不斷的高周轉,和浙江楊梅一樣離開產地周邊省市,通過本地生活銷售渠道被熱賣“出圈”的,還有無錫陽山水蜜桃——鮮豐水果單日售賣峰值近3千單;百果園品牌活動單日訂單近5萬單,其中云南夏黑葡萄環比上周增幅100%。
數字化造爆款 大連差異化鮮果賣贏全國
“楊梅本身貨期只有15-20天,銷售不好就爛掉,果農一年只有一次機會大幅銷售,最早果農賣楊梅只能靠天憑運氣,更別提運到大連”,生鮮行業知名品牌葉氏兄弟負責人解釋到。而今年光大連一個城市,就承包了葉氏兄弟近2成的楊梅外賣銷售。
2017年葉氏兄弟全面啟動G15戰略,打通南北供應鏈,在大連創新設立中心倉,加之基于餓了么口碑平臺的大數據支撐,和本地生活特有的終端龐大的銷售網格,都是商品高周轉的定心丸,保證了這一條大連“專線”時刻高速運轉,每隔一兩天杭州總部就要往大連補貨,更無懼積壓與損耗。
6月楊梅活動日當天,葉氏兄弟在餓了么平臺凈GMV增長223%,果億鮮果增長129%,明康匯生鮮增長98%。
比起普通電商前置倉需要特定時間集中采購,餓了么連綿不斷的平均購買,讓遠距離高頻更替短貨期水果品類成為可能。
而浙江仙居楊梅在大連熱銷,也正是餓了么團隊的“差異化爆款”思維助推:同商戶一起,豐富新的城市飲食習慣。
餓了么口碑大連城市總經理郝欣介紹,他們每周都會洽談爆款水果合作,比如巨峰葡萄,無錫楊山水蜜桃,進口佳農鳳梨等,引導消費者嘗試更多新鮮高品質的商品。
葉氏兄弟銷售情況也從側面印證了這個策略,鳳梨、芒果、無花果、牛油果等差異大的熱帶、小眾的水果,大連的外賣受歡迎程度遠高于全國水平。
聯動餐飲提頻銷售超五成 拓寬售賣場景
只挖掘爆款水果還僅停留在基礎運營水平,拓寬用戶消費場景,才能觸達更多潛在用戶群體,深諳這一痛點的餓了么團隊,想到聯動平臺最高頻的餐飲頻道。
“他們會看大盤數據、平臺的活動建議,告訴我更易與餐飲營養搭配的水果,讓營銷場景不斷疊加。”今年剛入夏,葉氏兄弟根據餓了么建議,聯動餐飲頻道上線泰國椰青。用戶在午餐和晚餐時段下單付款后,可以順便換夠爆款水果,活動期間,葉氏兄弟在平臺兩天單量環比上周增長65%。
“正餐品類和水果品類是沒有競爭關系的,所以兩邊資源置換不會帶來流量上的損失,還有提頻的效果”,郝欣解釋道。每逢母情節、情人節、天貓雙11、雙12等全民狂歡節點,葉氏兄弟還會與口碑一起,在線下玩爆商品券。
創新的生鮮產地直供模式,也是品牌與平臺共同助力果農的心愿。葉氏兄弟與餓了么共同發起O2O公益購物車行動,平臺將從指定產品訂單提取助力金,捐贈原產地小學文具用品。通過銷售云南、湖北、貴州遵義等偏遠貧困山區的番茄等,餓了么聯合淘菜貓定向幫扶5000余位貧困農戶。
本地生活服務行業的數字化升級,正體現在登上“三樓”的餓了么口碑一次次利用數字化的思維、產品和運營能力對行業的改造與升級,并通過賦能商戶讓廣大用戶受益。
擁抱數字化后,短貨期、遠距離生鮮水果不再是燙手山芋,而是好吃的香饃饃。
自從2017年數字經濟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重大突破口。貴州遵義、新疆喀什、浙江仙居、江蘇無錫、湖北遠強、寧波慈溪等全國近百個產地城市,正在嘗試充滿無限可能、具有競爭力和活力的“本地生活鮮通路”。
此刻,你的東北朋友也許正在空調房里,品著本地生活“三樓”服務提供的楊梅小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