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阿拉伯半島亞丁灣海域中,35名也門漁民捕魚時,發(fā)現(xiàn)海面上漂浮著一頭抹香鯨的尸體。他們將這頭抹香鯨尸體帶回岸邊并剖腹,意外發(fā)現(xiàn)了一塊重達(dá)127公斤的“龍涎香”。
隨后,這塊龍涎香以150萬美元(約合100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賣給了一位阿聯(lián)酋貿(mào)易商,這些錢都由這35名漁民平分,平均每人分得28萬元。
視頻
當(dāng)抹香鯨吞食大型軟體動物后,顎和舌齒在胃腸內(nèi)積聚,刺激了腸道,腸道就分泌出一種特殊的蠟狀物,將食物的殘核包起來,慢慢地就形成了龍涎香。
有的抹香鯨會將其吐出來(涎),有的會從腸道排出。排入海中的龍涎香起初為淺黑色,在海水的作用下,漸漸地變?yōu)榛疑\灰色,最后成為白色。因此西方又稱龍涎香為“灰湖泊”。
龍涎香是一種非常高級且罕見的香料,人工難以合成,不是抹香鯨每一次分泌排泄就有龍涎香,也不是每一條抹香鯨都有龍涎香。
為了避免有人覬覦龍涎香,偷獵抹香鯨,已將抹香鯨種群列入易危物種,很多國家已禁止捕撈抹香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