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車廠商怎么也想不到,會因為芯片導致全行業停工停產。如今,因為芯片短缺,大眾、本田、通用、特斯拉以及各家國產車企,都遭受了不小的損失。
為了應對芯片短缺,車企除了積極全球掃貨芯片之外,也嘗試生產一些缺芯汽車。而向來不走尋常路的特斯拉,則更為直接硬核,在此又體現了其為科技公司的優勢,直接用軟件代碼來支持替代芯片。
近日,在特斯拉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該公司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表示:“我們使用替代芯片,然后花幾周時間編寫固件。并不只是更換芯片那么簡單,還要重寫軟件。”
另外,馬斯克稱,特斯拉未來的增長取決于全球半導體短缺是否能迅速解決。他說:“全球芯片短缺仍然會繼續,而且很嚴重。在今年余下的時間里,我們的增長取決于供應鏈中最緩慢的部分。”
此前,同樣是因為芯片短缺,通用公司正生產部分沒有搭載燃料管理模塊的2021款輕型全尺寸皮卡,這影響到了這些車輛的燃油經濟表現。
通用發言人Michelle Malcho表示,缺少有效的燃料管理/動態燃料管理模塊意味著,受影響車輛的燃油經濟性變差,每加侖燃料將減少1英里行駛里程(相當于每升汽油少行駛400米路程)。而且,通用會給購買者提供50美元(約合325元人民幣)的小折扣。
目前,汽車行業的“缺芯”危機還沒有度過,今后車企還將會出臺怎樣的應急措施來規避缺芯帶來的損失,我們拭目以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