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初,重慶一名家長因兒子沉迷于玩智能手機成了近視眼,后換普通手機,兒子視力好轉,遂聯系校長表示愿出資40多萬元把全校學生的智能手機換成非智能的。這是一名怎樣的家長,他為什么要這么做?
10月4日,重慶鐵路中學校長黃興力在國慶假期里收到了一條“控訴”短信。這是一名學生家長發來的,大致內容是:智能手機殘害學生身體,智能手機成癮和網癮是一樣的。傷害眼睛、頸椎,嚴重降低記憶力,令孩子面對面溝通能力缺失,造成攀比心滋生,占用大量學習時間。
短信的最后,這名家長稱智能手機對中學生的危害“用罄竹難書形容都不為過”。
重慶鐵路中學創建于1956年,是重慶九龍坡區窗口學校,2010年獲重慶市民最向往的特色學校。黃興力說,這些年每年至少要收到數百條家長發來的求助或討論的短信、私信,但如此痛斥智能手機對學生毒害的,卻很少見。
眼鏡度數越來越深
這是一名略顯神秘的家長,他拒絕透露個人隱私,婉拒了記者的當面采訪,最終選擇躲在電話的另一端講述。記者姑且稱他為“傅艾”。
傅艾說,2012年7月,他和家人商量后,花2000多元給兒子買了一部智能手機,然而,問題在兩個月后開始不斷顯現。
傅艾說,他發現從早到晚,兒子都會把手機帶在身上,“吃飯,做作業的時候都在玩,不是上貼吧,就是玩小游戲之類的東西,整個人都快‘淪陷’了,看上去像患了手機強迫癥,與網癮一樣。”
開學后沒多久,傅艾最擔心的事情就發生了。“孩子回來說看不清黑板,視力下降得特別嚴重。”傅艾說,他只得領著兒子去換了一副眼鏡。
“又過了幾個月,他回來又說,又看不清楚黑板了,又去換了一副眼鏡。”傅艾說,這一次兒子的視力從100度飆升到了150度。
此外,傅艾發現兒子的睡眠質量也出現了問題。原來,孩子在睡覺前喜歡把手機放枕頭邊,上床后就習慣性地取出手機,不是聽歌就是看小說,“越看越睡不著,到很晚才睡覺。”
傅艾發現,給孩子用智能手機是一場賭博,“我不愿意拿孩子的健康做籌碼。”于是,今年暑假,傅艾和兒子商量不讓用智能機了,盡管孩子不大愿意,但在父親的強制要求下,還是換成了非智能手機。
結果,奇跡出現了。傅艾說,這一學期,兒子的視力成功降低到100度以下。此外,傅艾還發現兒子不像以前“只顧看手機,懶得搭理旁人”,更愿意與人溝通了。傅艾說,他曾做了一個小調查,結果發現孩子們每天使用智能手機的時間平均兩三個小時,鑒于此,他決心要“拯救”更多的孩子。
因此,10月4日,他拿起手機給校長黃興力發了短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