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總裁劉熾平最新在GMIC硅谷大會(GMIC SV)上表示,騰訊目前已在海外市場投入20億美元,投資國外創新公司,則是騰訊國際化戰略重要的一部分。
騰訊自己的產品走出去,當然是以Wechat(微信)為主。但騰訊也在積極地通過資本走出去。劉熾平在會上說,“騰訊不僅提供資金,也會向這些創業公司傳授很多經驗,并讓他們進入中國的市場,幫助他們更快成長。”這話只是把騰訊的意圖說了一半。確實,今年6月份,美國時尚電商網站Fab透露他們為何接受騰訊戰略投資時說過,因為騰訊能夠幫助Fab拓展中國市場,還會確保Fab品牌始終處于主導和中心位置。
但為什么說劉熾平只把騰訊的用意說了一半呢。騰訊積極投資海外創業公司,另一個重要目的是自己需要接觸、了解與學習海外。“向他們傳授經驗、幫助他們更快成長……”云云,其實有點為自己貼金了。
科技博客Pingwest曾報道,騰訊負責國際業務的高級執行副總裁David Wallerstein這樣表示:“我們想和這些最聰明的創業者在一起工作,不然它們在考慮未來合作和其它一些事的話,直接會去找Google或Facebook,而絕對不會想起來騰訊,所以我們要用投資的方式建立起一種固定的關系,再逐漸接觸了解。”
他透露,通過不完全名單,可以看到騰訊在海外的投資脈絡其實也是延續它在國內的幾個業務主線:社交、游戲、電商。
與在中國投資“幾百家”初創公司投資動輒占10%左右的股份不同,騰訊在北美的投資每筆金額很小,而且通常也不進入董事會,而是和另一些知名硅谷投資者和創業者一樣扮演顧問的角色。David說在與這些初創公司“共事”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經歷那些初創公司在Facebook和Twitter的壓力以及不斷變換的趨勢面前持續且迅速pivot(轉型)的能力,這是騰訊在北美探索社交服務的過程中從那些被它投資的創業公司學到的。
電商,有Fab為代表。
游戲,這里有一篇來自“游戲葡萄”的《圖解騰訊海外游戲布局》。2011年,在騰訊對外投資的十余家外部公司中,投資資金最大的項目是美國游戲公司Riot Games。截至2011年末,騰訊累計對Riot Games公司投入24.4億元人民幣,取得對方92.78%股權。
社交,這里是從Pingwest及其他來源整理的信息:
- Everyme:利用手機通訊錄創建不同的私密社交圈子,分享生活片段與場景。騰訊參與了種子期投資,最近又領投了百萬美元級別的A輪。這是Y Combinator 2011年秋季訓練營的公司。
Ark:基于社交網絡信息的“人肉搜索引擎”,Y Combinator 2012年春季訓練營成員。
- Raptr:供游戲玩家基于游戲內容和體驗展開分享、互動和發現的社交平臺。
- Sonalight:免費語音短信工具。Y Combinator 2012年春季訓練營成員。
- RunWilder:移動游戲人物形象制作者,其卡通形象可以被內置在不同的游戲中,變成不同的劇情。
- Waddle:實時相冊分享工具。
- Pair:美國情侶社交網絡,騰訊與其他種子投資人一起注資。
Pingwest這篇報道還透露的一個八卦是:早在2005年底,David Wallerstein就向老板馬化騰建議投資當時剛剛出現的YouTube,但被馬化騰以“看不懂”為由最終回絕了。此事不知在馬化騰回憶中是怎么樣的。也許沒有對當年錯過YouTube的那一悔,沒有后來小投不斷累積而成的20億?
(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