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肯定,對于雅虎這家似乎要漸漸淡出大眾視線的網站而言,能在今年下半年實現對谷歌流量的連續超越,孰非易事。主要有三大方面的原因:
一、梅耶爾的功勞
1、梅耶爾的個人魅力讓雅虎不再無趣,重新成為話題公司,曝光度和討論度均得到提升。
2、梅耶爾“人、產品、流量和營收”的策略見效。梅耶爾在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就指出“產品短跑”的好處:雅虎流量不再下滑。
事實上,雅虎流量在6月起就開始同步增長了。梅耶爾她在9月出席大會時曾透露,雅虎月度活躍用戶數較她上任時增長了20%,雅虎主頁、搜索和核心產品的流量均實現增長。
3、梅耶爾上任之后,進行了大批量的收購。尤其是今年以來,雅虎連續出手收購了許多移動互聯網或者媒體創業公司。讓這家被視為“老邁”與“保守”的網站在內部逐漸年輕化。
例如,雅虎收購年輕人聚集地Tumblr,并承諾不會改變 Tumblr 的特色,外界發現雅虎也有了變得時尚的可能性。雅虎下半年推出的新版Logo,就是由Tumblr的多名藝術家共同設計的。
這讓雅虎重新贏得了年輕用戶群的關注。請注意,Tumblr的流量并沒有計入雅虎數據中,如果計入,雅虎的領先優勢會更搶眼。
二、雅虎此前的流量優勢被低估
雅虎的表現是一個重要的信號,說明雅虎至少不再繼續敗退了。comScore產業分析副總裁Andrew Lipsman指出,雖然雅虎近些年麻煩不斷,流量一直屈居谷歌之后。但其實兩者之間的差距并不大。
即使在雅虎開始反超的7月,雅虎的月均UV是1.97億,相比谷歌的1.92億,優勢極小。兩者未來受外部一些因素的影響相互趕超的可能性還是很大。
此外,comScore的數據沒有計算移動端流量,顯然這一部分也很巨大。這一部分,雅虎對谷歌并無勝算。
三、第三方統計數據差別很大
仍然以雅虎逆襲的第一個月的數據為例:
comScore七月份數據顯示,美國市場,雅虎UV是1.97億,谷歌是1.92億;而全球,雅虎7.24億,谷歌12億。
Compete七月份數據顯示,美國市場,雅虎UV是1.65億,谷歌是1.70億。
SimilarWeb七月份數據顯示,美國市場,雅虎PV是24億(計入Tumblr),谷歌是94億(計入Youtube);全球,雅虎是68億,谷歌是412億。
各家機構統計方法有差別,但利于雅虎的數據市場僅限美國范圍,在全球市場,谷歌依然領先。
(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