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受在哪?
一是,360剛剛對無線安全業務做出架構調整,團隊交接尚處不穩。
二是,360在搜索上發力得到了牽制。這也是360戰線拉得太長的不利后果。在安全和搜索上,360顯然要先保住安全。而從架構調整來看,周鴻祎對移動安全產品親力親為,必然會影響到其在搜索上的精力。
360打百度的搜索,是為了解決收入。而安全是360的核心,是360流量滴灌的最始端,百度做手機衛士,是要對準蛇的七寸打,此外還能圍魏救趙,緩了搜索的急。
相比PC搜索格局,移動安全的格局則更為微妙。按照CNZZ的統計,百度的PC搜索份額是62%,360是22%。按照艾媒的統計,360手機衛士的份額是71.7%、騰訊手機管家是36.7%、金山手機衛士是8.3%。
數字都差不多。但360守住移動安全的份額,要比百度守住PC搜索的份額要難。此外,在當下的移動互聯時代,百度丟幾個PC端的搜索份額,只是掉些收入,但絲毫不影響百度在移動端的布局。而360在移動端掉些安全的份額,那就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事兒了。
百度推出手機衛士打360的移動安全,最厲害的地方其實還不在衛士這個產品,而是百度已經在移動端建立了相對安全的生態。這個生態讓百度在移動端具備了較強的反打擊能力。
這個生態是什么?
第一層是,最大的移動分發渠道(ios android)。
這個意義在哪里?不僅意味著百度在移動端對流量分發具有一定的控制權,更重要的是,具有市場優勢的分發渠道確保百度自身的戰略產品能夠快速、安全落地,而少受競爭對手的打擊。這是百度在移動端的“制空權”。
而這個分發渠道的建立,很大程度來自于百度對91的收購。如此來看,19億美金還是值得的,至少從時間窗口來講,讓百度在移動的戰略部署中更早的具備了優勢。
第二層是,百度對系列工具型產品的收購,整合后所形成的移動流量滴灌。
這些收購包括點心、千千靜聽、安卓優化大師等等等等。通過這些收購,百度擁有了大量做移動工具產品的團隊,以及數據。通過產品的整合和優化,百度的移動工具產品包括:百度移動客戶端、手機助手、手機衛士、百度瀏覽器、百度魔圖、百度音樂、百度視頻、掌上百度等等。騰訊是旗下各個社交產品之間的用戶流動,所形成的具有競爭壁壘的用戶池;而百度在移動端是,各個工具型產品之間的應用推薦流動,所形成的具有壁壘的流量池。
第三層是百度的服務型產品,比如用來整合O2O應用的平臺百度地圖,社交類的百度貼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