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惰性是無窮盡的。智能手機挺好用的,不過平時放在桌上,想看看微信,就得拿過來按下電源鍵,然后劃一下解鎖,再點下微信。一天下來次數多了,我都覺得有點煩了。
快按鈕希望能簡化這一過程,想拍照或者看看微信,只用按一個鍵就能完成。快按鈕的硬件產品長得像耳機插頭,插在手機的耳機插口上,可以短按或者長按。用戶可以提前在軟件端進行設定,給希望簡化的操作配上物理操作方法,比如短按一下是打開攝像頭并拍照,長按一下是開始新的錄音,一短一長是打開微博。設定完成后,你就能很方便的完成這些操作,好吧有些時候不是一鍵,但是比起在屏幕上劃啊點啊,單憑手指不用看手機就能速度打開應用還是很不錯的體驗,比如一鍵求救、導航或者搜索附近有啥好吃的等等。
功能不大,但是在生活中是有這種需求的。對快捷的需求,拍照可能是最明顯的,飛過一只鳥,要是像傳統的解鎖再開相機,早沒影了,用快按鈕的話,直接掏出來按一下,運氣好還能捕捉到殘影。不要小看這剩下的幾秒鐘,對 Snapchat 這類強調即時分享的應用是非常關鍵的。三星的智能手表 Galaxy Gear 出了之后,Snapchat 也做了配套應用,他們 CEO 說智能手表是個機會,因為本來手機上打開 Snapchat 拍照需要 7 秒,在手表上只要 2 秒,這五秒可以捕捉到很多東西。
快按鈕的聯合創始人李剛說,他認為實體快捷鍵有自己的優勢,切實可靠,閉著眼也知道該按哪,不會出現像觸屏上不知道是否點擊正確的問題,一下就是一下。快按鈕還有隱蔽性這個優點,比如用來錄音,放在桌上按一下,別人看到了也不知道你是在錄音啊。
快按鈕體積很小,長 1.5cm,差不多是指甲蓋的長度,這么小的設備容易丟,因此李剛他們設計了一個收納夾,可以夾在耳機線上,用耳機的時候就把快按鈕收好。那戴著耳機是不是就不能用了呢?只要是有暫停按鍵的耳機,快按鈕的功能還是可以用的,就把暫停鍵當快按鈕使就好了。
除了手機之外,快按鈕還想擴展到其他設備上,比如智能眼鏡或者智能手表,這些市場規矩還沒定,但是不管規矩怎樣,統一的規則總是會有束縛,快捷的解決方法就會有市場。從這個角度看,快按鈕這類小設備可以承載的東西還不少。
快按鈕是上周登陸的點名時間,售價最低只要 18 元,目前已經籌集了近 8 萬元,對初創團隊來說已經很不錯了。李剛很看好校園市場,準備花大力氣在這一塊,而且之前并沒有特別強的校園渠道,所以他們打算自己來做。
用物理按鍵來實現快速啟動應用,國外也有采用類似思路的產品,叫Pressy,他們是在 8 月末登陸的 Kickstarter,發貨可能要等明年 3 月份。李剛說他們團隊是在 6 月份開始有這個想法,著手做了一段時間后才聽說 Pressy。快按鈕預計會在今年 1 月份出貨。
(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