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大佬和眾多自媒體人的各色關于互聯網思維的定義和見解,基本達成的共識大致如下:互聯網思維是指在互聯網對生活影響力不斷增加的背景下,企業對用戶、產品、營銷和創新,乃至整個價值鏈和生態系統重新審視的思維方式。
小記想把最后一個案例留給小米手機。這家創業僅三年的企業,2013預計全年銷售可能突破300億元。而在新一輪融資中,估值達100億美元,位列國內互聯網公司第四名。很多人將“互聯網思維”這個提法,歸功給小米創始人雷軍,因為他對于小米的實踐成功確實推動了這個詞匯的走紅。雷軍的核心互聯網思維是四個詞:專注、極致、口碑、快。
“用戶中心,產品為王。”科技商業觀察家金錯刀接受采訪時指出,無論是煎餅、牛腩,還是情趣用品店,都能算得上互聯網思維,但是只有小米才能算得上更厲害的互聯網思維。因為,只有小米才具備系統性的互聯網思維:從工程樣機之前,就讓發燒友們參與其中;抓準用戶的痛點,將用戶體驗和產品做到極致;持續微創新的快速迭代,結合大量的用戶參與和數據挖掘。只有這些對于傳統手機的采購、生產、裝配、供貨等體系進行再造,才能讓小米這套“立體”的互聯網思維玩法得以玩得有聲有色。
正如金錯刀評價,真正厲害的互聯網思維中,產品是1,營銷是0。如果產品的1不存在,后來再多的零都失效。產品的尖叫是要讓你的產品自己會說話,自己的產品都會變成自媒體。忘掉營銷,回到商業的本質,互聯網思維就是把商業本質做到極致的思維。不管什么年代,商業的本質始終是用戶和產品。
(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