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額寶、理財通,各種“寶”和各種“通”正在用數據倒逼銀行的自宮式革命。
昨日,有報道稱,五大國有銀行將存款利率上浮10%至最高限;被倒逼的胎動已經開始,掙扎著想要脫掉枷鎖的銀行又將如何舞蹈?
上浮進行時
據網易科技了解,建行總行已于上周發文,將存款利率上浮權限下放至一級分行,并允許各省分行將權限進一步下放到市級;而在過去,存款利率上浮政策只限定用于某些特定客戶,權限由總行掌控。
此外,交行的存款利率也于兩周前上浮到頂,起存門檻為一年期3萬元。交行理財經理告訴網易科技記者,其實從去年7、8月開始,交行已經上浮各期限存款利率,但當時的門檻為20萬元以上,兩周前剛剛將門檻降低至3萬元。
在另一大國有銀行中行處,從去年年底開始,定存利率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上浮10%,一年期5萬元起,三年期10萬元起,五年期20萬元起。
事實上,2012年6月央行首次雙向調整了存、貸款利率的浮動空間,其中,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為基準利率的1.1倍,即可上浮10%。
此后,多家中小型銀行存款利率經歷了三次變動:1年期存款利率由最初執行3.25%的基準利率,到與大型銀行保持一致即3.5%,再到上浮10%至3.575%的上限。
存款搬家 分分鐘的事兒
上浮存款利率到最高限,目前看來是被互聯網金融巨頭、基金公司等各家機構倒逼的結果。
在去年6月余額寶上線之后,基金規模迅速擴張,至年底已達到2500億規模;昨日,騰訊理財通上線,兩日規模也已達到8億。
由于巨頭們動輒祭出7%-8%的高收益,加上各種紅包、補貼滿天飛,銀行在此架勢下只能眼睜睜看著多年來積累的存款客戶迅速轉移到對手陣營。
而為應對存款客戶的大范圍流失,需要注意的一個細節是:為應對余額寶,招行最先對資金轉出到支付寶設置限額,隨后工行、農行亦跟進。
更為明顯的是,22日理財通上線,存入的金額限制也為5000到1萬不等。
不過,限額仍讓不能阻止“小白”理財用戶對高收益和各種紅包的趨之若鶩,據央行發布的《2013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2013年,我國住戶存款增加5.49萬億元,與2012年增加5.71萬億元相比,增長同比減少2200億元。
眼下銀行存款規模正迅速萎縮,繼而傳導至信貸新增規模的日益緊張。而余額寶的卻以每分鐘300萬元的速度凈增長,雙重壓力之下,銀行只能緊抓最后一根救命草:浮動存款利率到上限。
銀行還有啥招?
回頭看看余額寶、理財通等各種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優勢,除了購買便利,在產品定位的差異化上用高流動性+較高收益的辦法搶奪了銀行的市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