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海外互聯網企業在華表現不佳,那中國企業走出去呢?昨日消息顯示,為大力拉攏美國用戶,微信聯手谷歌開展“鏈接谷歌賬戶邀請好友得優惠”活動。
微信海外版WeChat向美國用戶推送了一則與谷歌合作的消息,稱“只要在微信上鏈接谷歌賬號,并從谷歌賬號中邀請5個聯系人進入微信,就能獲得價值25美元(約合150元人民幣)、可在美國數千餐館使用的優惠券”。此次推廣活動截至1月31日。而對美國市場的垂涎,騰訊去年3月的內部信就暴露了端倪,當時正式成立微信美國辦公室,負責美國微信用戶的發展及研究、公司客戶關系的建立及拓展合作等。
但此后一段時間內,微信的海外拓展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南美等較容易進入的市場。按照去年8月數據,微信海外用戶量已經超過1億。
而對于互聯網競爭最為激烈的美國市場,微信自身、行業觀察者均對此相對謹慎。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原因是文化差異以及美國通訊(包括短信)發達導致純即時通訊軟件需求不高;而另一方面在于行業競爭——Facebook、Skype、Twitter等全球社交領域標桿均盤踞在美國市場。
資料顯示,即便作為美國本土即時通訊的老大,Whats App在美國的發展也不盡如人意,另一熱門產品日本line也是去年剛剛進入美國。
但分析人士也認為,獲得來自谷歌的支持,微信擁有成功的可能性。根據互聯網監測公司Deepfield去年數據顯示,在整個北美地區,谷歌的流量規模大約占據25%,不僅居于首位,還超過了Facebook、Netflix和Instagram三家熱門公司的總和。此外,谷歌最近幾年也在大力拓展賬戶體系,以謀求與Facebook等社交霸主的競爭。另據消息,除了前述優惠拓展活動。微信一直在海外市場大打品牌形象,針對不同地域,聘請了足球明星梅西、藝人羅志祥等出任形象代言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謀求與Facebook等海外社交產品競爭同時,微信也與其有賬戶打通登錄的合作。分析人士稱,對于海外市場,固有社交產品的賬戶體系也可以“為我所用”,同時也能豐富產品的功能和內容,更多是“競合關系”。
也有行業人士指出,優惠策略吸引用戶并非產品維持活躍率的常態。微信試圖在美國市場一戰成名還需要研究具體功能的適應性。比如在中國大力推進的微信支付、理財、游戲、電商等功能未必在海外行得通,“畢竟這些功能不只是技術,還需要強大的生態鏈和關系鏈支撐”。
(完)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1月27日12:21:55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18046.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