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微信與嘀嘀打車宣布,將追加2億元“請全國人民打車”。隔日,支付寶和快的打車也宣布,將再投5億“請全國人民打車”。
日前,“打車不花錢反賺10元”等“攻略”也迅速在網絡中傳播。
記者試驗證明,此“攻略”可行但不實用。
多位的哥表示,“攻略”太復雜太麻煩,浪費的時間“足夠把這些錢賺回來”。
網友
用打車軟件未付車費
“師傅太精了。打車費45元,下車前,他要求我用微信和支付寶分別付一次車費共90元,他返還我45元現金,這樣他可以多收入20元,我則少支出20元,實際車費為25元。”近日,像這樣的段子在網絡中熱傳。
更有乘客潘先生稱,使用打車軟件叫車后,和的哥商量后利用打車軟件“補貼返現”的規則漏洞,“下車后非但沒付一塊錢車費,反而還從打車軟件身上賺到了10塊錢。”
昨日,潘先生將自己的經歷寫成一篇“打車軟件賺補貼攻略”,在網絡中被迅速傳播并引發關注。
模擬
“攻略”可行不實用
昨日,記者與一位愿意配合的出租車司機按照網上的“打車賺補貼攻略”進行了試驗。
按北京出租車計價標準,20元車費約可行駛五六公里,正常路況下行車時間為10分鐘左右。
試驗發現,“攻略”的流程因需多次停車、支付、叫車,耗時超過半小時。此外,這套“作弊”里程只適用于5公里左右的短途,距離過長車費增多時,則乘客無法賺錢。所以,這套“打車不花錢反而賺錢”的方法確實是真實可行的,但對于正常打車乘客卻并不實用。
“乘客多花時間不說,我們看起來多賺了30多塊錢,但這方法太復雜太麻煩,浪費的時間足夠我們把這些錢賺回來。”多名出租車司機表示,方法只適用短途,不會配合乘客“作弊”。
■ 調查
的哥邊跑活邊搶單 乘客擔心安全
一出租車公司負責人稱的哥駕駛時禁止在手機屏幕上操作
■ 打車軟件
●使用快的打車、支付寶錢包支付:乘客每單可獲10元獎勵,每天2單封頂;司機每單可獲15元獎勵,每天5單封頂。
●使用嘀嘀打車、微信支付:乘客享受每單立減10元,每天3單封頂;司機享受每單立獎10元,每天5單封頂。
“打車軟件賺補貼攻略”說明
條件:
1、出租車司機有兩部分別裝有“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的手機;2、乘客需與出租車司機協商,共同完成“攻略”。3、打車距離五六公里適用此法
說明:
1、正常打車費用:打車距離為5公里,車費支出近20元。
2、“賺補貼攻略”實際支出情況:乘客甲和乘客乙在此過程中,本應支付49元,經過3次“作弊”減免30元,司機曾返還29元,實際“賺”10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