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漲的房價吞噬了還鄉打工者們“進城”的可能。王一飛也是還鄉打工者的一員,來富士康之前,王一飛跟著父親在北京搞裝修,收入比現在還高。但最大的問題是接觸不到女孩子,和他在一起干活的除了幾個表哥就是一個上了年紀的舅舅。
去年11月份,王一飛在老媽的鼓動下,返回鄭州加入了富士康。到富士康之后他才發現,和他一樣抱著找女朋友目的而來的同齡人不在少數。王一飛說,在老家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除了春節那幾天,在家連個相親的機會都沒有,這里女孩子多,好找。
如果不是春節期間相親失敗,這個時候他早已去北京了。至于在這兒買房、安家,王一飛說,“沒想過這些事,想也沒用。”他的目標是,找個女朋友,回老家縣城買套房。
富士康落戶初期,其30萬產業工人曾被認為是拉動該區域城鎮化的重要推動力,不過現在,這些藍領工人們已經不在考慮范圍內。航空港區宣傳系統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現在區里基本不怎么提城鎮化,而是重點強調現代航空都市,為高端人群、高端產業服務,富士康的產業工人顯然不在高端范圍之內。
火熱的地產也正迅速抹去這里原有的印記,包括作為鄭州城市名片的紅棗。陡溝村所在的孟莊鎮是遠近聞名的棗鄉,其種棗的歷史據稱可以追溯到裴李崗文化時期,鎮里568棵樹齡在500年以上的古棗樹見證了這里的種棗傳統。
富士康建廠的時候,就曾有1萬多棵樹齡在百年以上的棗樹被迫遷移,緊隨而來的房地產熱潮正在吞噬更多的棗園。陡溝村拆遷廢墟旁的一片棗林里,一排排洋房正在長出。隨著富士康的到來,以及由此引發的開發建設熱潮,使延續數百年的紅棗之鄉正在遭遇挑戰。
從富士康到孟莊鎮的路兩邊,到處是圍板圈起來的工地,林立的塔吊和堆成小山似的黃土,尚未被占用的小片棗園倒成了區別不同工地間的點綴。作為一個地方特色名片,棗園并不會完全消失。在孟莊鎮上,一家房地產企業的銷售人員表示,他們正準備在靠近南水北調水渠旁的一片棗園邊蓋別墅,“有水、有棗園,價格肯定低不了。”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2月15日19:54:38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19034.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