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馬云在來往扎堆發言,建議打車軟件們坐下來喝茶。聲稱“不怕燒錢,更不怕競爭,但最怕傷害用戶的利益,特別是老人孩子的利益”。馬云看到其母親不會用打車App,在路邊打不到車,因此希望打車軟件別再打了。
馬云不想玩了,與老人無關
馬云具備與喬布斯一樣的“扭曲現實”能力。
在叫打車App坐下來喝茶時,他忽略了打車App大戰的本質:兩個巨頭關于移動支付的戰爭,打車App是短期獲益者,又是陪綁者。這兩個巨頭是阿里巴巴和騰訊,而挑起大戰的則是宣稱要火燒南極的馬云,現在馬云則要用一種邏輯有漏洞道義卻占上風的邏輯來結束它。
首先,停止補貼戰,不代表司機和用戶不會用打車App。老人和小孩還是不會用打車App,在資源爭奪上仍將處于下風。
其次,老人和小孩,無法享受信息帶來的便利,專業術語叫“信息鴻溝”。很多科技產品都在加速這種不公平。12306推出之后也有聲音說這會傷害農民工的利益,馬云的邏輯與之并無不同。但公平是相對的,不公平才是絕對的。
最后,真正需要坐下來談的不是嘀嘀和快的,補貼戰在燒的幾十億元來自阿里和騰訊。兩個打車軟件在前面沖鋒陷陣,巨頭在背后輸送軍火,讓前線的士兵坐下來談有用嗎?
半月前嘀嘀曾主動將補貼額度腰斬,已經表達結束的意思了,但快的沒有見好就收。用戶是貪婪的,在大量用戶表示要轉投快的時,嘀嘀又重新跟進。兩家隨之進入力度更大的補貼大戰。
這是一場馬云發起的,馬云升級的,馬云又想結束的戰役。
打車App完成使命,燒錢倒計時
馬云對打車App補貼已經沒有繼續玩下去的興趣。作為中國最精明的商人,馬云找到了一個很好的理由退出。馬云已經從打車App之戰拿到了想要的,現在要將戰火燒到新戰場。
高額補貼和輿論攻勢,在前面三個月已經釋放了巨大能量。如果不算重疊用戶,兩家用戶共有8000萬,在智能手機的滲透率接近20%。嘀嘀打車創始人程維曾在1月份說,打車行業互聯網化的第一階段標準是20%的滲透率。
對打車App來說,已完成第一階段20%目標,且大部分市場就是靠補貼戰打出來的。補貼前嘀嘀用戶2000萬,快的與大黃蜂合并之后也是2000萬。兩個月后,兩家用戶數都翻番了。那些沒有巨頭撐腰的打車軟件們則被清洗出市場,例如搖搖已經不再發聲。
背后的兩個土豪得到了他們想要的:移動支付的用戶和習慣。第一輪活動中,嘀嘀打車與微信支付訂單約為2100萬,微信支付占到支付總體比例的68%,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3月3日19:16:00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19930.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