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因為開車看短信,我追尾了一輛奧迪A6。還好對方后保險杠夠硬,只有點小劃痕,我一邊撿起自己的前保險杠,一邊掏出300塊錢賠給對方。痛定思痛,我“發四”以后開車再也不看短信了。結果,我食言了,而且變本加厲——現在開車除了看短信外,我偶爾還會看郵件、看微信、看飛信、看易信、看微博、看陌陌、看今日頭條……更令我膽寒的是,有時候,左手握著方向盤右手拿著手機竟成了下意識的事。
平日里看到路上有搖搖晃晃或開得很慢的車,司機十有八九在干和手機相關的事。這確實很危險,道理誰都懂,卻總是戒不掉。作為重癥患者,我甚至有看心理醫生的打算。直到昨天蘋果宣布推出CarPlay,一項基于iOS系統的汽車整合功能,讓我看到了一張新藥方。但仔細琢磨,這又不是一張完美的藥方。
關于CarPlay,不少媒體的“搶鮮”報道都將其定義為蘋果進軍車載操作系統市場的標志。這樣的理解有些偏差,原因可能在于蘋果那份生澀難懂的新聞稿。但回看稿件最上面一行,標題其實寫得很清楚了,“Apple推出CarPlay,讓駕駛者可以通過更靈便、更安全及更有趣的方式在汽車里使用iPhone。”
兜了一大圈,CarPlay的實質是讓你在車里更放心地使用iPhone。
也就是說,它并不像豐田iBook或通用On Star那般,直接為駕駛員提供人機互動服務。CarPlay只是iPhone的一項功能配件而已。
舉個容易理解的例子,你想要讓自己的iPhone外放音樂聽起來更正點,可以通過線纜或藍牙外接高質量揚聲器。同理,想要在車內更便捷更安全地打電話收信息,那就用CarPlay吧。不過這項配件是內置在車里的。
按照蘋果新聞稿的描述,通過Carplay,用戶可以在汽車上使用更加直觀(觸控或Siri語音操作)的方式來撥打電話、操作導航、聽音樂和訪問信息。我的理解是,在需要導航時,你可以通過Siri喚醒連接了CarPlay的iPhone,再通過語音調出蘋果地圖,并讓地圖顯示在汽車內置的屏幕上。又或者有信息時,你可以通過Siri來朗讀文字內容,甚至播放錄音,全程不用掏手機。
按照蘋果官方信息,法拉利、奔馳和沃爾沃等汽車品牌將于本周向其客戶首次推出CarPlay。而其他的汽車制造商,諸如寶馬、福特、通用、本田、現代、捷豹路虎、起亞、日產、標致雪鐵龍、豐田等,也將在旗下車型中加入這項功能。
我絲毫不奇怪會有那么多汽車品牌愿意與蘋果合作。
首先,蘋果在人機交互設計上成績突出,知名度高,搭載蘋果功能本身就是種噱頭。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3月4日13:08:50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19956.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