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過是“掩耳盜鈴”之舉,外界早已將之視作未來阿里金融序列之中一環,恒生電子所能帶來的龐大數據、其獨特的地位和資源遲早會被阿里充分利用。
按照恒生電子的年報數據,在金融軟件這樣一個看似競爭激烈的行業,恒生電子以其超高市場占有率,一直以來在行業內享有超高的定價權和話語權。如今阿里迎娶恒生,相當于掌握了絕大部分金融機構的后臺。此前有聲音質疑,收購方的胃口不僅是恒生的金融電子平臺,或許還包括恒生的后臺數據資料,據此分析金融客戶的交易行為,成就阿里金融大數據夢想。對此,浙江融信昨天在公告中澄清,恒生電子只是向金融機構提供金融IT軟件,公司與公司的技術、維護、工程人員不可能獲取、更加不可能泄露金融客戶的數據,金融數據的儲存與產權完全歸客戶控制與所有。
觀點
馬云搶跑金融IT競賽
對于馬云出手控制恒生,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這是一筆“搶入口式的并購”,借助恒生電子,阿里不僅能獲得金融IT領域的經驗與技術,更為重要的是在與百度(157.45, -3.02,-1.88%)和騰訊(522, -24.50, -4.48%, 實時行情)的競爭中搶到了新的入口,一攬子對接上了恒生電子深耕市場20年所服務的內地絕大多數基金、券商和其他金融機構客戶,
業務也從“互聯網金融”產品創新演進到了“金融互聯網”基礎設施創新階段。與此同時,此舉還為A股市場造就了一只貨真價實的“阿里概念股”,料將掀起金融IT領域新的一輪“軍備競賽”。
新聞內存
上市前的并購故事
今年3月17日,恒生電子因重大事件停牌,3月16日的下午,國內炙手可熱的阿里巴巴正式啟動集團整體在美上市事宜。
正是在此背景之下,阿里巴巴突然加快并購步伐。3月31日,阿里與銀泰商業雙雙宣布,阿里巴巴將以53.7億港元戰略投資銀泰商業,雙方將整合優勢資源,構造一套打通線上線下的未來商業基礎設施體系,并對全社會開放,幫助推動實體商業與互聯網經濟的雙向融合。
今年第一季度,阿里巴巴連續出手文化中國、佰程旅行網、高德地圖、美國Tango、銀泰商業,交易額總計超過百億人民幣。而若回望阿里過去一年來的動作,更稱得上大魚小魚通殺,或入股或直接收購了超過10家規模不小的公司,動用資金逾20億美元,其中包括社交方面的陌陌、新浪微博、美國TANGO;O2O基礎應用高德地圖、打車應用快的、中信大數據;音樂方面的蝦米網、天天動聽;金融方面則投資眾安保險、天弘基金等;文化方面并購文化中國,出手娛樂寶……業界普遍預計,阿里估值可能超過1000億美元,當然,在上市之前,阿里極有可能將更多的資產包裝進來,以供資本市場想象。“只要有價值,馬云都會考慮收入囊中”,并購越多,故事也就越精彩。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4月4日12:54:23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21477.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