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國正式發放3G牌照以來,盡管在開始階段受到了應用不足的困擾,但是隨著智能手機的迅速推廣,3G移動通信也開始在中國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就在消費者以及市場逐步接受并廣泛應用該技術之際,4G通信標準以及產業布局的“戰爭”已于去年底正式打響。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工信部)向三大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發放了移動4G牌照,制式為TD-LTE。
消費者一邊享受著4G帶來的全新上網體驗,一邊卻要承擔著超出承受范圍以外的資費。他們不禁要問自己,我們真的需要4G嗎?現有3G網絡已經滿足絕大部分用戶實際需求的同時,中國工信部力推4G有怎樣的政策初衷?中國移動在4G布局中處處爭先的行為,是否存在利用4G意圖扳回3G上巨大劣勢的意圖?如是,就會引出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即4G背后隱藏的巨大企業利益如何能凌駕于中國電信戰略之上?
筆者認為,當初中移動被迫接受TD-SCDMA牌照本身就是政治需要,這猶如“皇帝的新衣”;以中國目前的3G使用狀況,推出4G是完全不必要的,強令三大電信運營商都上TD-LTE技術標準的4G,更是錯誤的,難逃“遮羞布”之嫌。
什么是3G、4G?
3G是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簡稱,
其數據業務的傳輸速率一般在Mbps量級。3G有三種技術標準:由歐洲起源的WCDMA(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國家采用,包括中國聯通),美國高通公司推出的CDMA2000(全球少數國家采用,包括中國電信),以及中國推出的TD-SCDMA(僅有中國移動采用)。
4G是第四代無線移動通信的簡稱。一般又把它稱為LTE技術。其數據傳輸速度有了較大的提高,可以達到幾十Mbps量級。4G有FDD和TDD兩種制式。目前,全球絕大部分4G運營商采用FDD-LTE(即FD-LTE)制式,擁有95%以上的用戶。世界上只有少數運營商采用TDD-LTE(即TD-LTE)制式。截止到去年年底,世界上使用TD-LTE的用戶不到5%。
中國TD-SCDMA錯誤決策的惡果
2006年以來,中國在3G技術標準方面大力推動TD-SCDMA,按照當時的宣傳口徑,主要是為了扶植中國的“自主知識產權”。但是,TD-SCDMA的來源根本不是大唐電信集團(前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的研發,而是來源于德國西門子公司。當時,在爭奪歐洲3G標準中,西門子敗給了愛立信、諾基亞、阿爾卡特等公司主推的WCDMA,其技術全盤“報廢”,于是作為一個“順水人情”送給了中國。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4月14日20:07:48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21890.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