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動正在進入一個自成立以來最關鍵的調整期。
2014年4月22日,中移動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在2014年第一季度,中移動凈利潤僅實現252億人民幣,同比下降9.4%。
在此1個月之前,中移動公布的2013年年報顯示,其凈利潤同比下降5.2%,為14年來的首次同比下滑。
顯然,這頭一直在快速奔跑的大象,終于跑累了。
透過這些數字,我們看到哪些事實?
1、雖然在中移動利潤下滑同時,中電信和聯通都實現了業績和利潤的同比增長,但這并不意味著,中移動的下滑是戰術失誤所致。
事實上,整個電信運營業的增長都已經放緩,并已到達或接近拐點,其他兩家運營商的利潤增長都各有原因。
比如中電信,2014年第一季度雖然實現利潤55.69億元,同比增長17.7%,但它的利潤來源其中主要來源于兩大因素:2008年收購CDMA時購入的客戶關系價值于2013年攤銷完畢,促折舊攤銷費用同比下降約10.17億元,以及2014年1月1日起生效的移動網間互聯結算標準調整,促進其他經營費用同比下降了5.4%(約7.13億元)。
這意味著,如果不考慮以上兩個因素,中電信的一季度利潤,其實也在下滑。
2、當前,
整個行業面臨的問題,外界早有定論:外部環境:市場日趨飽和,用戶增長放緩,通信資費逐年降低;內部環境:大企業病加劇,管理失控矛盾激化;外部矛盾:移動互聯網尤其是OTT的業務加速替代;行業矛盾:民資進入產生鯰魚效應,將成為更進一步價格戰的導火索。
可以說,無論天時、地利、人和,運營商都處在最艱難的時刻,而且它們面臨的,不是周期性的問題,而是長期問題。只有徹底轉型,才有可能迎來新的快速發展。
而且對運營商來說,這樣結構性的問題,不可能在短期內解決修復,這意味著,運營商現在才剛剛“入冬”,未來的形勢將更加艱巨,業績的下滑將進一步加速,而且持續時間可能超出預期。
3、當前,受影響最大的是短信業務。雖然中移動財報中回避了具體比例,但通過數據對比可以發現,在2014年第一季度,中移動的短信使用總量已下降至1530億條,同比下降了超過20%。
4、值得注意的是,三大運營商具有特殊的雙重身份:既有承擔黨、政、軍、民的通信支撐和普遍服務的公用事業屬性,也有保持盈利增長的市場化企業屬性;而它們的管理也非常復雜:工信部負責垂直的行業管理,中組部負責領導班子的人事管理,國資委負責國有資產的管理與業績考核,此外運營商還必須對上市公司的股東負責。
- 本文由 米粒 發表于 2014年4月30日12:29:31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22556.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