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預測稱,未來幾年內,中國和亞洲智能手機市場將會大幅增長,這種勢頭對蘋果而言并非好消息,因為Android系統一直主導著中國和亞洲的智能手機市場。從長期來看,蘋果在中國和亞洲市場失利的主要影響因素就是——蘋果在這些市場的發行量低,而售價卻很高,這種戰略非常虛弱。盡管蘋果已經在中國市場與中國移動展開合作,而且還在其它一些新興市場推出了舊版iPhone 4S等手機,但業界還是對蘋果未來的發展前景提出了質疑,而價格因素正是業界質疑的一大主要理由。
據一些分析機構的數據顯示:2014年,Android智能手機平均售價約為254美元,預計到2018年將下降到215美元,期間復合年均下降率為4.9%;2014年,iOS智能手機平均售價約為657美元,預計到2018年將下降到604美元,期間復合年均下降率為1.4%,低于Android;2014年,WP手機平均售價約為265美元,預計到2018年將下降到214美元,期間復合年均下降率將達到6.6%;而在2014年,全球智能手機平均售價約為314美元,預計到2018年將下降到267美元,期間復合年均下降率將為4.5%。
值得一提的是,未來每部Android智能手機平均售價將走向200美元,而iPhone平均售價將走向600美元,如此看來,就連蘋果也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用戶愿意花費三倍的價格來購買蘋果手機嗎?目前為止,至少會80%的用戶回答“不會”。
當然,品牌和質量固然重要。蘋果也通常以此獲勝。蘋果的商業模式就是打造最盈利的產品,而不是市場份額覆蓋范圍最廣的產品,因此,市場份額的下滑可能不會困擾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而且事實上,這可能也對利率和股東有益。但是,計算行業的歷史卻給人們提供了一個教訓——設備的價格會隨著時間的流駛而下降,質量卻會越來越好,而且高價格的產品銷售商往往會走向失敗,這就是為何沒有人愿意購買880萬美元的克雷(Cray)計算機的原因所在。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6月2日17:11:30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23817.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