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具備了領先的技術及規模,資金(不管是前期還是后續的研發投入)自然就不是問題,并會持續形成技術、規模、資金的正循環效應。
接下來再看看所謂高通最大的對手聯發科(MTK)。從2G時代起,聯發科形成了其身存和發展的根基Turn Key模式。這種模式因價格低廉而頗受手機廠商的歡迎。進入到3G時代,這種模式仍是聯發科倚重的模式,但惟一不同的是,手機芯片產業的老大高通也開始在類似的模式上發力,即高通的QRD,且高通將這種模式覆蓋到了高、中、低端。按照高通的解釋就是,未來高通手機芯片要全面QRD化。
盡管高通在低端市場,其QRD的性價比未必會超過聯發科的Turn Key(畢竟這是人家聯發科從2G時代就玩的看家本領),不過,由于高通全面QRD話,且隨著智能手機廠商提升營收和利潤的需要(會更多采用高中端的QRD解決方案),高通的QRD在高中端的優勢,勢必會將壓力下傳到低端市場,而屆時聯發科惟一可以應對的就是提升Turn Key模式的性價比,但這樣一來,其營收和利潤將會承受比之前更大的壓力。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聯發科的未來取決于高通未來如何去發展自己的QRD模式,也就是說聯發科未來的命運有一半掌握在對手高通的手里。不過,從未來一段時間看,聯發科在規模上的優勢仍會讓其在智能手機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除高通和聯發科之外,很遺憾,我們認為在開放的ARM架構手機芯片市場中,將沒有第三家企業生存的空間。當然,除了高通、聯發科的芯片之外,還有一類手機芯片或者說是企業有生存的可能,那就是自給自足的蘋果、三星和海思。
如果我們依然以三要素衡量的話,蘋果通過首發業內第一款64位A7手機芯片已經向業內證明其在手機芯片的技術實力。至于說到規模,其每年僅1億多部的iPhone和幾千萬的iPad就足以支撐其生存和發展,而說到資金,這個我們還用說嘛,你懂的。
再看三星,準確地說,三星的手機并非是純粹的自給自足,因為除了它自己的智能手機在使用之外,其他手機廠商也在使用,這是與之前高通、聯發科純開放市場手機芯片和蘋果純自給自足不同的地方。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6月9日14:40:39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24123.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