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獨立的“榮耀”品牌在電商渠道與小米、魅族等互聯網手機企業“死磕”,在銷量上,榮耀肯定是成功了,半年賣出了400萬部,但在結果上,現在看,經過互聯網一番試水,實際算完賬后,卻沒有達到“能賺錢”的要求。
任正非對低利潤的“小米模式”其實是不滿意的,“一部手機只賺30元”、“線上猛炒作,線下加價賣”(華為終端CEO余承東語),這樣的玩法不是華為的菜。
薄利多銷的“小米模式”目前是成功的,但能否最終成功尚有爭議,因為小米需要不斷擴大產品線,講各種產品故事,以不斷擴大銷量,一旦銷量停止增長,“小米模式”就很容易出問題,這大概就是任正非所說的“泡沫化”。任正非急喊停車,有可能是因為他覺得這種模式無法一直持續,也可能是因為華為做起來難度更大。
與小米不同,華為終端還有銷售量更大的運營商渠道,“榮耀”的薄利多銷很難做到對渠道銷售無影響。另外,華為與小米的成本和市場也不同,為了在全球范圍爭奪高端手機市場,華為對終端研發的投入非常之高,甚至超過了終端每年的利潤,費用主要來自于華為傳統運營商業務的補貼。這種情況下,低利潤甚至無利潤的“小米模式”在經過一番實踐后,最終被任正非認定為不可接受,華為不想繼續參與玩這個游戲。
小米是在畫餅,要的是未來,華為追求的是利潤,任正非對榮耀的“校正”當然是有其道理的,但究竟誰對誰錯,這需要時間來證明。
對華為終端戰略的從充滿熱情到降溫潑水,顯示即便是任正非對于企業如何應對來自互聯網的沖擊、發起變革也是持摸著過河的態度,不再那么胸有成竹,這在中國企業家中并不罕見,包括海爾張瑞敏的最新講話也是如此,面對因互聯網新思維所驅動的不確定的未來,他們焦慮、彷徨卻又不能不勇敢面對。
6月16日任正非在深圳破天荒地接受媒體集體采訪時坦承“很多員工都不聽我們的,包括高級干部”,那么,在新浪潮面前,老企業家們豐富的經驗與眼光這一次還會繼續管用嗎?是廉頗已老,還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6月23日14:16:34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24772.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