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4 今天正式發售,37 秒鐘售空。
22 號的小米年度發布會,我們只是發表了一條簡單的資訊。沒有參與媒體們的大合唱。在那樣一個時間點,說什么都好像有站隊之嫌。所以今天想簡單說一說,為什么今年的小米,好像來得早了一點。
按照小米手機以前的節奏,通常應該在 8 月 16 日小米周年紀念日發布,10 月公開銷售。小米 3 是 10 月 15 號,小米 2 是 10 月 30 號。也就是說,小米4的首發比前輩們提前了三個月的樣子。沒來得及等 8 月 16 號的 MIUI 6,也來不及等 9 月份的移動 4G 和驍龍 805。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高通驍龍801已經是國產旗艦標配
這句話可以從兩方面理解,一個方面是競爭激烈。小米 2 是高通 APQ 8064 的全球首發,小米 3 是驍龍 8X74AB 和 Tegra4 的疑似全球首發。但是目前所有的國產旗艦都使用了高通驍龍 801 這顆 CPU。首發的 Vivo Xshot 在 5 月份就發布了,接下來是 OPPO Find7、一加和錘子等。如果小米 4 不能在暑期搶占市場,那么學生返校季的巨大市場就拱手讓給了對手。
另外從產能的角度理解,APQ 8064 是臺積電 28nm 生產線的第一批嘗鮮者之一。當時由于工藝的問題無法按時交貨,導致小米 2 和 Nexus4 都出現了嚴重缺貨。小米 2 被批評饑餓營銷,一半是因為黃牛,另一半就是因為高通芯片的產能問題。小米 3 采用的驍龍 800,是去年年底旗艦機型的標配,高通優先供應了三星 Note3、LG G2 和 Nexus5 等國際品牌旗艦機型,小米只好用搭載 Tegra 4 的移動版應付最初的幾個月。
但是目前臺積電 28nm 的生產線已經非常成熟,驍龍 801 甚至是 805 也只是在驍龍 800 上進行小幅提升的產品,其角色類似于去年的高通驍龍 600,是從今年二季度就全面供貨的產品,因此不存在產能的限制。
供應鏈已經盡在雷軍掌握
產能問題不只包括一塊芯片,還有整個供應鏈。雷軍一直強調的 2014 全年至少供貨 6000 萬臺,不僅是提振小米的士氣,也是在向供應鏈打氣。在iPhone6瘋狂擴充產能的當下,如果不能向保證銷量,是很難說服代工廠為自己分配生產線。如果能在 iPhone6 發布之前向市場大面積鋪貨,也有利于形成用戶口碑,對后面的銷量起到帶動作用。
小米目前對代工廠商的號召力已經僅次于蘋果。3 月份郭臺銘親自造訪小米和雷軍會晤,小米也為了小米 4 向富士康和赫比投資 19 億元用于設備建設。這種和供應鏈的緊密關系是錘子手機等難以想象的。因此小米現在可以保證 8 月和 9 月份供貨 100 萬臺,10 月份供貨 150 萬臺。
小米3原地踏步,小米4需要盡快救場
雖然在 22 號的年度發布會上,雷軍表示對小米手機的銷量非常滿意,但是小米 3 的銷量其實相比于小米 2/2S/2A 是在原地踏步。前者 9 個月 1050 萬部,后者 11 個月 1000 萬部。考慮到 2013 年中國智能機市場整體的業績,小米 3 的增長有沒有跑贏大盤都要打上一個嚴重的問號。
小米 3 的粗大邊框、全塑料機身離目前智能機的主流太遠,甚至比小米 2S 還遠。小米 2/2S/2A 的銷量是小米 3 的 170%,但是網絡活躍度達到了小米 3 的 220%。小米 2S 第一次免預約開放購買是在 2013 年的 7 月份,小米 3 今年 4 月份就敞開供應,市場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因此小米不可能再向去年夏天那樣用小米 2S 讓米粉解渴。
如果沒有以上這些因素,小米 4 也應該是在 9 月份首發,搭載 MIUI 6,支持移動 4G。但是這次雷軍等不起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