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市場的領航者是樂視
我曾聽過這樣一段故事,小米電視原本應該早于樂視,但小米沒有樂視堅決,高通芯片在之前不完善,樂視和高通一起折騰,小米坐等結果,而等到完善了,小米才出工程機。
這個故事的真假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小米的確在電視領域的確是被樂視給甩開了,從概念到生態全方位的落后。
這直接導致的最嚴重的一個情況就是,樂視在電視領域重復了小米在手機領域曾做過的事,小米在手機領域顛覆了中華酷聯,樂視在電視領域顛覆了傳統的“5+1”。
最直接的情況就是,小米正重蹈魅族在手機上的覆轍,成為市場的跟跑者。比硬件,樂視與小米的或許相差無幾。比概念,樂視的超級電視品牌先入市場,有著先入為主的狀態,其次樂視在內容的豐富程度上也高出小米好幾個段位。
小米的電視、機頂盒既然在銷量上快速攀升,必然導致后續的想象力展開。
其二:電視平臺的競爭格局
現在的電視游戲尚屬早期,但是現在已經冒出來不知道多少平臺了。
前段時間百視通在“第十屆中國國際動漫游戲博覽會(CCG)”上宣布,Xbox One首批游戲應用通過有關部門審核,并且聯手完美世界、巨人網絡、久游等12家境內品牌游戲供應商,創立了國內首個“家庭游戲產業聯盟”。
此外,海信、長虹、TCL號稱在智能電視上的廣告、大數據、游戲、應用商店等領域達成戰略聯盟。再比如百度的電視游戲平臺、阿里的云游戲平臺等等。
這僅僅只是本身游戲外的,在來看,今年3月份中興九城在北京開Funbox時,九城是拉了一批的游戲廠商來站臺,盛大、愷英、駿夢、游族、心動、觸控、頑石、藍港等等組建了所謂的飯盒聯盟。
其次,再看完美,完美這一段時間里面,對電視游戲產業可能是所有端游巨頭里面最重視的,去年就開始和各個硬件廠商開始了合作,包括聯想、華為都是它的合作廠商。
同時在合作的另外一面,我們看看完美的大動作,全資收購了口袋巴士、電玩巴士,另外傳聞中還收購了太平洋游戲、766,在加上2012年收購的178 20%的股權,游戲圈內基本有可能發生收購的大一點的游戲網站都跟完美沾上邊了。
完美要做平臺的目的這不就是很明顯了嘛,只是與中興九城的硬件平臺稍有不同罷了,目的都是一樣的。
電視游戲還剛剛開始起步了,各個抱著平臺夢的“大拿”們就魚貫而入了。
在手游、頁游時代,各大游戲廠商是吃足了渠道方的苦頭,關于分成比例什么的,基本上都是渠道方說了算。
而且這估值啊,你看91可以賣到19億美元,頂級的手游公司,帶著泡沫效應頂死了也就幾十億人民幣,差距不是一點點啊。
所以這也造成了到了電視游戲時代,所有人都是提前準備,這格局不是一般的混亂啊。
相比以上這些平臺,小米的優勢在哪里?完美、九城這些游戲行業的老江湖,資源上肯定有優勢;百視通這樣的好歹可以借助Xbox的名號晃蕩一陣子;TCL這些傳統廠商雖然服務爛的一塌糊涂,UI簡直反人類,但是保不準人家現在量大,開發者也喜歡。
可小米,真的開不出優勢在哪里。
其三:小米的主要用戶群在哪里?
小米的主要用戶群是以學生為主,這一點無需否認,這一群體所表現出來的典型特征就是在消費能力上還有所欠缺。
因此,小米在一開始得以“性價比”這樣的宣傳快速俘獲這樣的一群人。
但是電視與手機可不一樣,電視的存在場景,購買場景與手機有著巨大的差別,電視的消費人群可以說都是屬于中高端的人群,尤其是對智能電視這個概念的。
那么,很顯然,這也是為什么小米盒子可以目前成績還不錯,但小米電視的成績卻很暗淡,因為客廳娛樂這一需求其實還是偏中高端一點,而不像智能手機一樣,到哪里都OK。
以上這三點,將造成小米在電視游戲上可能不會有太大的作為,小米選擇電視游戲來爆破客廳娛樂的確站在風口,但站在風口,豬也能飛起來≠站在風口,豬就會飛起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