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自打誕生起就爭議不斷,好在背后一大批“米粉”的追隨,讓小米在成功的路上如虎添翼。不過,隨著理性消費的恢復以及國產手機的步步緊逼,小米的今天面臨著從未有過的難關。而這道難關,正是“米粉”們非理性毀滅力量的可怕之處。本文梳理了發燒“米粉”和“煤油”的恩怨情仇,找到這些“粉轉黑”背后的邏輯,而這些已經不只是個人主觀因素的變動,而是一種集體狂歡下的盲從。
不久前,我寫了一篇iPhone6價值的文章,作為國產手機的爭議者的小米理所當然成為我對比參考的對象。在對比了一系列因素之后,我終于得出其實還是買iPhone更劃算的結論。但一位陌生的網友看到這篇文章后,卻簡單明了的給了一句評價:“當看到小米,就知道又是軟文狗。”
其實我這篇文章本身帶有很強的主觀色彩,但絕對不是在夸獎小米,小米在我的文章中屬于被否定的對象。所以網友的結論很是讓我困惑,不過當我翻看這位網友的微博后,發現其實他曾經是一個深沉的米粉,但現在卻已經徹頭徹尾的變成了腦殘米黑。這種極端的情緒變化,我想是一件很值得研究的事情。
發燒米粉和煤油的恩怨情仇
發燒友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如果你沒什么錢,那一定沒辦法發燒起來。一副上好的音響可能價值上萬元,就算是業余的攝影愛好者,每年投入在鏡頭上的錢也不會很少。簡單來說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是很難支撐你這種發燒級喜好。這么一看,小米那句“為發燒而生”就有很不同的意義了。在小米這里,發燒其實就是屌絲,只是因為小米不好意思叫他們屌絲,所以偷換了概念。
有的時候我在想,當年狂追魅族的和現在吹捧小米的是不是一波人?他們本質上都是一群自以為擁有獨立判斷并追求某種獨特價值觀不跟隨的人,但其實他們往往卻成為意見領袖最無辜的犧牲品。一個人用一款什么樣的手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錢和見識,兩樣都沒有的米粉其實是很可悲的。
對手機的狂熱追捧,其實和追韓國明星的那些腦殘粉沒有任何區別。所謂的粉,本來就是極端狂熱,并且缺乏理智的。魅族當年出M9的時候,正是小米崛起之時。這群所謂粉絲便在魅族論壇評論里褒揚小米,并開始對魅族說三道四,而他們在不久前還是狂熱的煤油。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9月15日13:38:30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29248.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