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是國內某知名IT網站的手機評測圖
似乎已經不用廢話了,接下來需要一點碳粉外加一段透明膠帶……
這是典型的鑰匙忘在了鎖頭上。
指紋識別就是這樣一種東西,用戶一邊以看似“獨一無二”鎖的方式保護了自己,一邊把能解開這把鎖的“鑰匙”四處亂扔,還以為竊賊發現不了,其實竊賊是覺得不值得罷了。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指紋能夠被破解,卻流行起來呢?因為指紋是最方便的加密方式。
手機不加密最方便但不安全,手機加密碼安全但最不方便,而指紋正好處于兩者之間,在方便和安全上找到了一個易于讓用戶接受的平衡點。在手機產品上,即使有機會破解指紋,也不能保證竊密的投入與收益相當,指紋識別拉高了竊密成本和風險。
也就是說指紋識別是通過拉高成本逼退竊密者,而非安全性,但是隨著各種移動支付的興起,指紋識別已經不單單用來保護重要的信息,還將直接與個人財產緊密關聯,那指紋識別還會安全么?只要值得,一定會有人破解。
不難想象在移動支付等新應用方式興起之后,指紋搜集、破解也一定會形成一條產業鏈,所以如果真相信指紋比密碼安全,恐怕會損失慘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