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正在加速淘汰傳統行業。”在今年的百度聯盟峰會上,百度CEO李彥宏拋出了這樣的論調,其中特別提到了在線醫療,然而這一說法卻并未獲得行業人士的廣泛認同。
“他說的互聯網改變醫療行業,指的不會是百度的小廣告吧?”一位從事在線醫療服務的人士開玩笑說,在他看來,在線醫療和傳統醫療行業并不是對立關系,更談不上淘汰。
2011年起,就有大量在線健康和醫療類產品隨著移動互聯網興起,它們與傳統醫療的關系千絲萬縷又若即若離,在春雨天下CEO張銳看來,二者的界限,就是醫院的那一道院墻。
■碰不起的墻內生意 做不完的墻外市場
從去年起,有一類同樣試圖去進入資源高度集中的傳統行業的互聯網服務,在它一出生就飽受著各種質疑,其中最大的就是從壟斷行業虎口奪食的風險,這類服務就是在線打車。
醫療同樣是資源高度集中的行業,互聯網以什么樣的姿態進入,直接決定了其命運走向。
張銳并不認同在線健康/醫療服務與打車軟件的類比,他認為互聯網給現實世界帶來的是增量,醫院解決了人類健康需求的1%,也就是疾病,而剩下99%的健康需求也是成立的,只是沒有被規模化和商業化,對于在線健康/醫療與傳統醫療的關系,張銳認為在線健康/醫療解決的就是那99%的需求。
“生孩子一般花費2000-7000塊錢,但是從備孕開始到懷孕期、產后恢復,時間跨度可能長達兩年,醫院管的分娩階段只有3-5天的時間,而剩下的時間也是非常剛性的需求,但是這之前沒有人把這個需求規模化和商業化?!睆堜J舉例稱,“產前和產后的市場不低于分娩期的三倍。按照每個孕婦分娩期間花費3000元計算,每年中國有4000萬新生兒,這就是一個1200億的市場,那么產前產后的規模大概是3600億?!?br />
“所以健康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我們做醫院院墻外的事情就已經足夠了?!睆堜J說。對于“院墻內的生意”,張銳的態度顯得謹慎而堅決。
不過對互聯網服務來說,院墻的界限往往并不那么清晰,在丁香園CTO馮大輝看來,在線醫療觸及傳統醫療行業的利益是一種必然。
目前春雨掌上醫生主要提供在線咨詢、病癥自查和健康資訊服務,而丁香園網站則推出了十幾款醫藥、健康類APP,涵蓋醫療資訊、健康知識、健康社區、藥品查詢等服務,在浩如煙海的App中,類似的產品還有很多,他們在解決“院墻外”的健康需求的同時,也分流了一部分病人問診的需求,搶了本該屬于院墻內的生意,這不免令人擔心,傳統醫療行業會坐視這樣的變化發生嗎?
對此張銳解釋稱,
醫院的掛號廳每天人滿為患,這是一個典型的賣方市場,我們幫他過濾掉了很多客單價很低的用戶,提高了他們的效率和利潤,所以是和平共處的關系。不過張銳也坦言,未來如果做大了,會不會出現搶生意的局面還很難說。
另一方面,院墻內的生意始終牢牢被相關主管部門和傳統醫療機構牢牢把控,5月20日,淘寶網宣布與行政部門主管的半官方網站掛號網合作,推出在線掛號服務,然而該服務一上線即遭到北京市衛生局叫停,其宣稱淘寶詞句是位套取網民個人信息,并涉嫌獲取商業利益,甚至表示將會協同工商、經信、網管等部門追究有關網站和組織的責任。
有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這樣的情況也是意料之中,掛號是1.5萬億醫療市場的入口,這個入口99%是相關主管部門控制的,淘寶搶入口的行為并不符合其利益需求。而馮大輝認為,當利益相關方都想來分一杯羹的時候,資質成為了一個重要門檻。
不管是入口還是資質問題,淘寶此次敲山震虎證明了傳統醫療機構和利益相關方對互聯網的謹慎態度,而相對于高風險的醫療市場,“院墻外”更廣闊的在線健康蘊藏了更多機會。
戈壁投資董事總經理童瑋亮表示,相較于醫療,健康市場規模更大,管制也相對較小,市場化運作比較有機會,對創業者來說, 不去動傳統醫療資源,在健康領域找一個自己的切入點進行探索,騰挪空間會比打車行業大很多。
■互聯網解放傳統醫療 院墻或被打破
事實上醫療市場供需關系的緊張很大程度上跟醫療資源的分配不均有關,一方面公立醫院人滿為患,部分私立醫院則門庭冷落,同時在市場的作用下,占據醫療服務市場主體地位的公立醫院過度擴張,加劇了醫療資源的失衡,高水平的醫生和先進的設備進一步往公立醫院集中,使得看病難問題更加突出。
去年7月,衛生部提出要在2015年將非功利醫療機構的床位數和服務量提升到20%,從而緩解公立醫院的資源緊張,而互聯網服務的接入將加速這一過程。
目前已經有數十款APP支持在線健康咨詢,盡管此類服務仍然受到爭議,不過對于醫院來說,互聯網正在高效地分流一些低回報低利潤的需求,帶來的是行業效率的提高、溝通成本的降低和醫生生產力的解放,。
張銳預測,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醫生自由擇業,就像電子商務大潮起來時百貨店的店員變成了淘寶賣家,而在線健康和醫療類服務將成為他們的工具。同時張銳透露,未來春雨將吸納心理師、營養師等職業加入,提供更多健康咨詢服務。
另一方面,互聯網服務與傳統醫療也在相互滲透,馮大輝認為, 移動互聯網時代,醫院的“院墻”可能會一點點被打破,這會帶來新的機會,也會有一些傳統醫療行業會借助在線醫療或是通過和在線醫療相對接來謀求更大的發展。
盡管目前看來,互聯網要去改變傳統醫療行業仍然任重道遠,不過對普通用戶來說,互聯網服務創造和滿足的需求正在讓他們一定程度上擺脫對本已稀缺的傳統醫療資源的依賴,而對在線健康和醫療行業的創業者而言,這個快速變化的市場也正是機會所在,不管“院墻”是否會被打破,只要繞開觸及“核心利益”的業務,仍然會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作者:顧曉波)
評論